華潤創業(291)的分銷業務是多元化,但表現不一,除季節性因素外,也涉及行業性因素,自然與經營策略關係更大,上周公布的季度業績,紡織業顯著轉盈為虧,令人失望。
紡織業上半年業績已下跌,但仍有盈利4579萬元,較上年同期跌44%,第三季營業額9.3億元,較上年同期減3%,虧損5777萬元,據解釋為第三季棉價下跌以至產品價格下滑,棉花成本高,相信是於高價時儲貨,需要作出準備,新廠搬遷及經技術改造後,折舊增加,還有為提高生產效率而裁員負擔遣散費,看來棉價的影響較大,華潤集團是紡織業行尊,表現如此,確實令人失望。
另一受人注目的超市,第三季仍獲利530萬元,第二季則獲利450萬元,表現仍能穩定,而季節性影響頗大,第一季獲利為3570萬元。至於內地品牌時尚產品銷售,第三季只獲利50萬元,本港的非超市零售,則錄得虧損250萬元,同樣未能令人滿意。
零售業務合計,第三季營業額增長52%,共錄得盈利332萬元,則較去年同期的虧損2267萬元為佳。
其他業務,石油及化工產品業績增長13%,食品及加工經銷增23%,其中包括分拆內地公司上市的特殊貢獻,飲品業較去年同期增長12%,於6月起提高啤酒售價,對業績有助,物業收益顯著增長69%,是租金上升以及結束百貨店舖後面積逐漸租出,目前店舖出租率91.8%,仍有上升空間,投資收入減少6.8%,是去年分拆混凝土業務的影響,目前收益只由貨櫃碼頭10%作出貢獻。
首三季盈利為11.39億元,較上年增1.6%,計及去年同期石油業的特殊貢獻,則首三季增長為6.9%,第三季盈利為3.37億元,較去年同期下跌9.4%。
華創獲准增持紡織及超市股權,超市的貢獻將增,紡織業務不明朗,將再收購華潤萬家超市其餘35%,希望有助於明年業績。
華創現價10.95元,預期現年業績增長輕微,PE約15.5倍,因股價已急跌8%,短線或止跌回穩,中線仍有保留,待觀察。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