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鞋Guide:開創「無帶」革命T-MAC4

波鞋Guide:開創「無帶」革命T-MAC4

當麥基迪由魔術轉投火箭,不少人都期望他和姚明會大殺三方,事實卻不盡然;此情形亦發生在他的新鞋T-MAC4上─這對破天荒以獨創的HUG系統取代傳統鞋帶的新鞋,表現同樣未達預期。文:仙道彬

早在T-MAC轉投火箭時,我已不看好他和姚明可以擦出火花;但對他的新鞋,卻抱有不低期望。T-MAC4的HUG系統靈感源自雪靴的足踝鎖緊系統(closuresystem);務求放棄鞋帶,仍能透過鞋跟的螺旋扭子收緊內置的包覆元件,達到固定足踝目的。

鞋身簡潔有力
T-MAC4外形非常不俗,鞋身後方的透氣系統明顯繼承T-MAC3.5,結合外側用作加強保護的碳纖維板,無論透氣或支撐能力都表現出色,可說實用且漂亮;飛走鞋帶,令鞋身更簡潔有力。
鬆開魔術貼後,由於鞋舌和後踭都採用柔軟物料,所以穿鞋過程比想像中容易,不過亦令鞋身較難箍緊腳踝。T-MAC4沿用adiPRENE中底,但鞋底明顯較硬,舒適程度不及T-MAC3。笨重鞋身(達565g)令走動時欠靈活,鞋底抓地能力只是一般,令快速變向時要花上更大氣力。
T-MAC4的最大問題是HUG系統並不能令內櫳緊貼足踝;在測試中,當我預備過人或急停時,未能如影隨形的鞋身令雙腳比平時容易疲倦──我打了二個小時雙腳已疲憊不堪,時間遠比平日為短。

內櫳未能緊貼足踝
相比一直有不俗評價的T-MAC系列,這新成員明顯未達水準;在包覆腳掌和重量方面都有待改進。雖然免除了縛鞋帶的麻煩,簡約外觀和嶄新設計亦爭回不少分數,但整體來說仍令人失望。看來adidas要藉HUG系統取代鞋帶,還要一番努力才行。
讀者如欲查詢進一步資料,或認為有值得推薦的波鞋,都歡迎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從草圖上可看到包覆元件主要分布於腳掌上方,並透過鞋跟的螺旋扭子控制鬆緊。

鞋身設計來自麥基迪的林寶堅尼,後方的透氣孔集實用與漂亮於一身。

沒有鞋帶,令鞋身非常簡潔。

打開鞋跟的啪鈕,便是用來鎖緊內置包覆元件的螺旋扭子。

鞋底的坑紋在抓地上的表現只是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