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恐染肺癆 疑涉人為錯誤<br>屯門醫院亂用未經消毒氣管鏡

病人恐染肺癆 疑涉人為錯誤
屯門醫院亂用未經消毒氣管鏡

【記者梁洵瑜報道】醫院管理局接連發生懷疑人為疏忽、危害病人健康事件。屯門醫院本月中為一名病人進行氣管鏡檢查時,醫護人員竟然取了曾用於肺結核病人身上、卻未完全消毒的氣管鏡為病人抽取氣管組織,病人有機會因而染上肺癆,現已接受預防藥物治療,而外國曾有病人是因使用未經消毒的氣管鏡後而染上肺癆。

已進行預防性治療
繼明愛醫院醫護人員懷疑沒有查詢病人藥物過敏紀錄就處方抗生素,病人迅即死亡個案後,屯門醫院又再發現懷疑人為錯誤事件。一名四十二歲男病人本月十六日接受氣管鏡抽取氣管組織檢查,但其後醫護人員發現,用於該病人的氣管鏡雖已清洗、卻未消毒,該氣管鏡曾被一名染有肺結核病人使用。
據悉,出錯主因是當該名肺結核病人檢查完畢後,醫護人員只清洗氣管鏡,但未有進行正常消毒,便放於一旁,當四十二歲的男病人要進行檢查時,另一名醫護人員就取了該未消毒的氣管鏡使用。
屯門醫院發言人說,該院在病人檢查翌日即時向其解釋,並由呼吸專科小組跟進,為病人抽痰及驗血,現時未有結果顯示病人是否已染上肺結核,醫生會監察病人進展,並為病人進行預防性治療。
由於事件反映受污染的氣管鏡放在手術室內並無任何識別是否已完成消毒程序,故屯門醫院檢討事件後實施相關改善措施,日後凡未完成整個消毒程序的氣管鏡均以紅色牌子識別,而院方現時仍在調查該事件。

李國麟促當局交代
立法會衞生服務界議員李國麟稱,一般做法是手術儀器用後均會進行指定程序消毒,例如要運到手術室用品供應部門進行消毒,然後才送回手術室,但事件是否涉及儀器不足或時間太趕等問題,當局必須作出交代。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說,患者有機會染上肺癆,但機會率視乎肺癆病人是否已甚嚴重,如膿痰已擴散到氣管,氣管鏡帶有結核菌機會較大,傳染性較高,至於本港慣常使用的預防性治療,是要病人服用兩種或以上肺癆藥四個月至半年不等。香港大學微生物助理教授黃世賢稱,美國曾有個案是使用了未完全消毒的氣管鏡後染上肺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