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陣子澳門概念股炒賣十分熾熱,只要公司的業務能夠與澳門拉上關係,股價都能攀升,特別是一些有賭業概念的股份,升幅更加厲害。
澳門自今年開始,經濟發展突飛猛進──經濟增長率達雙位數字,公務員亦有人工加,而因為有大量工程將會興建,甚至要研究輸入香港建築工人;相反,香港就給澳門比了下去。
其實把兩個特區作這樣比較,並不公平,因為大家的產業結構並不相同──澳門的人口只有40多萬,但香港人口達680萬以上;澳門的大部份稅收來自賭業及旅遊業,但香港則來自多個經濟環節。如以失業率計算,澳門也有4-5%,相比於香港的6%左右,並不低得太多。只因澳門的收入來源多來自賭業,只要賭業暢旺,經濟便能起飛。
自澳門放寬賭權之後,陸續有新賭場落成,而較受注目的是金沙賭場,至於遊樂設施則有快將落成的漁人碼頭(香港漁人碼頭的計劃,不知要到何年何日才能落實)。因為引入了拉斯維加斯式的娛樂,所以遊人及消費激增,刺激經濟蓬勃增長。問題是,拉斯維加斯式的賭場,除了賭博及娛樂外,還應包括會議及展覽。前者是澳門的強項,但後者仍然是香港較強。短期之內,相信很難會見到澳門在展覽這方面會有很大發展。
近日澳門概念股的標升,是否2000年科技股熱潮的翻版?單靠賭業,又能否支持公司盈利增長?在全世界很少地方會像澳門經濟那樣依靠賭業,所以沒有先例可援,但購買這類股份,還是小心為妙。例如在西方很流行的角子老虎機,在中華地區的歡迎程度便有段距離。西方人多認為角子老虎能夠消磨時間,但在大多數東方人心目中卻是嘥時間,他們情願玩較為刺激的大細、21點、百家樂,也不願去玩角子老虎機呢!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