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國際兒童日,社協的施麗珊帶了二十多名兒童到立法會跟議員會面,天真可愛的臉龐,使會議室一時之間充滿了燦爛的陽光。
可是,孩子們向我們提出的申訴,卻讓我們看到香港繁榮背後,陰暗和冷漠的一面。這些無辜的孩子活在貧窮與匱乏之中,不但居住環境惡劣,而且極度貧窮,令他們的基本教育也出現嚴重問題。
其中一個十來歲的小女孩,驗出有百多二百度近視,但領取的綜援金,應付了基本生活的起碼需要,已不夠錢為她配眼鏡。她眯着眼睛回答我說,她上課時看不清楚老師在黑板上寫的字。視學得不到矯正,不但影響學業,其實令她的心智和心理發展都會處處出現問題。
我們已經不是說新科技,不是說電腦教育如何培養下一代人在新的資訊環境工作生活,而享用不到電腦設施的窮孩子卻因交不出功課而深受打擊;我們是說低科技的近視眼鏡。四十多年前,我在新界大埔官立唸小學的時代,學童每年必須在學校驗眼,驗出有近視的就由保健計劃配發眼鏡。我的第一副眼鏡就是這樣得來的。時至今日,香港經濟發達,大埔已由一個漁村和墟場發展成高廈林立的市鎮,香港社會難道竟然比近半世紀前還要落後?孩子的眼睛何其寶貴,眼鏡的價值何其低微,難道香港特區,就為省這麼一點錢,就不顧對下一代會造成的挫折,對孩子身心承受的壓力就無動於衷麼?
貧窮兒童的政策急需討論,但為每一個有近視的孩子配眼鏡是毋須討論,即時採取的行動,我盼望全體立法會議員及廣大市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