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與中美洲看鳥 - 鄧達智

內蒙古與中美洲看鳥 - 鄧達智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與國際鳥盟公布亞洲二千多個重點鳥區,香港上榜只有米埔及大埔滘。有幾分欷歔,本地曾經可欣賞之鳥區怎只兩處?天水圍本來連接米埔,亦是最上乘的觀鳥區,自從九○年發展天水圍以來,政府在一切有關當地環保事件上避重就輕,提也少提。例如最近之濕地保育計劃便見不到天水圍在名單之內,雖然在本來蒼蒼茫茫天連水、水連天的獨特自然環境上,建了數百棟高樓大廈,又在其旁還大家一個人工製作濕地公園,但天水圍其實仍有不少濕地,更有不少候鳥及常住鳥麕集。

過去住在中環的日子,趁天氣好,打包午餐到香港公園的Aviary(觀鳥園)與鳥兒共享。黃昏關門前,如時間許可,也會蹓躂、會享受與鳥兒近距離接觸。這樣一個免費進入的大鳥籠,總算是一項有惠市民的好設施。比較難得的兩次觀鳥經驗:其一為內蒙古赤峯城大片濕地野外,有水草便有魚蝦,自然也吸引了無數鳥獸。記得一日早起,冷霧濕潤中走到靠近湖邊的木橋,四月中旬湖水仍結冰,赫然發現湖面聚集了以百計的中國大天鵝,驚喜萬分,也驚醒了這些振起翼可長達兩公尺的巨鳥,拍翼起飛,形態似飛機升空,十分壯觀。公園裏的天鵝見得多,野天鵝也見過,可未曾遇如此盛大場面,看着他們拍着翅膀群起飛去,猶似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劇《天鵝湖》。
另一次在中美洲危地馬拉城外,一個多小時車程前往古都Antigua的途中,目的為看馬雅人穿着色彩豔麗的手編手繡衣裳,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路過綿密以松為主的山林,濕潤涼快的天氣讓樹木都寄生着種類繁多的蘭花,正安靜隨車子緩緩前進細觀蘭花──啊!一隻綠色尾長達一公尺多的長尾鸚鵡在前面近距離飛過,一隻又一隻,更有色彩斑斕、也是長尾的鸚鵡品種夾雜,好看得很。問當地人,才曉得這個東靠大西洋、西靠太平洋的高原小國,擁有鳥種無數,長尾鸚鵡更是特產,其特性為不受人工飼養,寧選自殺;是我在國外難得見到。鳥兒不分大小,然而傳達着一些大自然的信息,看着聽見,讓人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