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始終是大師,一句說話便能翻雲覆雨,格老在法蘭克福出席歐洲銀行委員會聚會時只說了一句:外國投資者對長期要投資在美國龐大的經常帳赤字(所衍生的弱美元)已感到疲倦,除非(美元)有更高利息(以作補償),不然將會重整美元資產,從而或將資金投去其他貨幣。金融市場頓時出現巨變,美股、美元應聲倒下。
正如本欄多番指出,目前全球的不平衡現象認真難搞。美國龐大的「雙赤」皆源於布殊政府為挽救經濟及窮兵黷武所造成。可是明知接過燙手芋後不採取積極行動,落重藥力挽狂瀾,今日美國以至全球經濟是何局面,可思過半矣!若不是「911」慘劇觸動了布殊政府的神經線,加強國土安全之餘,更借機鏟除眼中釘,財赤又怎會擴大至如斯水平,經濟又怎能急速反彈?問題是一得必有一失,模仿列根的供應面經濟理論,是否便能同樣取得理想成果,以目前狀況看來,似是成功的。然則今時不同往日,當時西歐為抗衡北極熊蘇聯,須與美國聯成一線,無論政治或經濟問題都有得「傾」,故有1985年9月22日之「巴拉沙協議」(PlazaAccord)的出現──美英德日法達成讓美元貶值之共識,往後兩年,美滙果貶值超過30%,美國雙赤得到大幅改善,91年更接近平衡。
今日形勢如何,已不必喋喋矣!何況有「巨龍」(中國)甦醒?亞洲多國貨幣不是與美元掛鈎,便是為爭奪出口市場而積極進行干預,「弱」美元政策所收的效果有目共睹,美國在外交政策上又與歐洲多國貌合神離,就算傾掂數,也只有將歐洲(甚至日本)經濟推向衰退,亞洲嘛……,各家自掃門前雪,要扭轉談何容易,唉!死結!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