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Preiss筆記:印度經濟潛力遭低估

MichaelPreiss筆記:印度經濟潛力遭低估

大英帝國的統治者曾視印度為皇冠上的寶石,亦即是日不落帝國的核心。可惜,這顆寶石已隨着日不落國的沒落而光芒驟失,今時今日,不少人均認為中國才是真正充滿商機的地方。

中國被認定為明日之星,而印度則經常備受忽略。不過投資者亦應該留意,印度這個世界第2人口大國和最大民主國家,其實已出現了極大的變化。
中國一直被為世界工廠,印度則是具質素的公司後勤地區,兩者雖有分別,卻有着不同的發展機會。印度具備誘人的魅力,其經濟基礎亦非常良好──增長速度為7-9%、擁有3億能說流利英語的中產人口消費市場、完善的互聯網和流動電話網絡、經過架構重整的銀行體系,以及包括軟件和生化科技等在內的出口工業等。以1個預期市盈率只有13倍、每股盈利以20%的速度成長的市場而言,印度股市現值實在便宜。人民黨在大選中雖意外落敗,但政權交接卻順利,加上與巴基斯坦修補關係,喀什米爾得以回復平靜等,亦降低了印度的地緣政治風險。

基金經理垂青
再從投資策略的角度看,我注意到不少全球主要對沖基金均正在加碼投注於印度的軟件、工程和鋼鐵公司。一些新興跨國印度公司如Infosys、Wipro、TCS、Tisco和BHEL等,均廣受基金經理青睞。
印度的故事,可以透過西方基金經理的資金流向加以說明。在剛過去的5月,人民黨在大選中意外落敗,曾導致印股急挫800點。但新上場的國大黨崇尚市場經濟,吸引外國機構投資者重投,至今流入的資金已多達50億美元,在亞洲股市中,僅居於南韓和台灣之後。
隨着政治改革加速和晉身成為全球其中1個最具活力的數碼網絡基建中心,我相信在未來2年,我們可以見證印度經濟火速發展,而在印度財長於明年3月發表新預算案前,印股已可受惠於外國資金湧入和企業盈利驕人表現,挑戰6800點水平。

軟件出口蓬勃
軟件工業自然是焦點所在。在1990年,印度的軟件出口總值為1.5億美元,估計今年已可攀升至120億美元,即是在14年之間增加了78倍,預期數字在2008年會遞增至500億美元,較今年多出316%。今年軟件出口佔總出口的比重為22%,而在2008年,比重預料會相應增加至35%。
印度的旅遊及文化部門吸取了泰國的成功經驗,展開了1項名為「不可思議的印度」的推廣運動。相比起新加坡把國家產值的9%用在旅遊業推廣,印度目前的0.9%實在微不足道,但值得注意的新趨勢是,醫療旅遊或治療外判正從西方移師印度。
印度已成為全球醫生的最大來源地。現時印度衞生局和旅遊局正攜手合作推廣醫療旅遊──病人可以到印度觀光兼治病,或到印度其中1個景色最怡人的沙灘度假治病,套餐費用只是1個遠低於到西方國家治病的百分比。印度醫院的手術成功率已合乎國際水平,去年有15萬病人前赴印度就醫,相信人數可按年以15%成長。印度政府更正與一些全球性醫療組織商討容許病人到印度治病,而向本土保險公司申領賠償的可行性。

背後仍有風險
當然印度並非一切皆美好。它是1個典型的新興市場,當熱錢因政治、財政或心理等不明朗因素而撤走時,印股便會如坐升降機般直線急降。而印度市場風光的背後,亦存在了一些有形風險,例子是每年高達300億美元的原油入口。對於這個用油欠缺效率、對燃氣需求又殷切的國家來說,油價攀升確實是一大隱憂。此外,若利率調升,對這個消費榮景要依賴眾多人口和財富效應的國家而言,亦會構成即時打擊。由於現時通脹已高達8%,印度央行有短期內加息需要,屆時其貨幣盧比的孳息曲線亦會向上移。
印度其他弱點尚包括效率和基建設施。在印度註冊1家公司需時89天,而頒令1家公司破產更需時10年;在香港,這些程序所需時間僅為數小時。與亞洲其他機場相比,印度的機場顯得格外殘破和予人不舒適感覺,這亦令外國商人和投資者卻步。

外滙儲備豐厚
不過,印度的規劃委員會主席蒙特博士(Dr.Montek)對此已有1套解決方案,同時亦可紓緩因美元弱勢而挑起的進口通脹,做法就是把外滙儲備用於發展基建。
印度央行坐擁1200億美元的外滙儲備,縱使扣除了短期債務,仍有850億美元之多。這些錢部份可用於基建,餘下的則可投資於亞洲債券。
我敢打賭,以印度人的聰明才智及潛力,不難化成強大的經濟動力,讓投資者在未來數年得到可觀回報。印度這顆皇冠上的寶石,必然有重拾光芒的1天。
[email protected]
﹙本欄隔周逢周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