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與布殊的中美峯會,或在APEC峯會中與十多個國家的領袖舉行雙邊會談,雖然都沒甚麼實質成果,但對胡錦濤來說卻有非凡的意義:世界多國的領袖已公開認可他作為中國新領袖的地位。透過「出口轉內銷」,這種國際上的認可,將轉化為胡錦濤的政治能量,助他進一步鞏固黨內的地位。
中美峯會沒實質成果,完全在預料之內。無論是中國最關心的美國對台售武問題,還是美國關心的北韓核危機、人民幣升值問題,雙方都沒有多少的迴旋餘地,立場稍一鬆動就會動搖自己的戰略利益。因此,胡錦濤與布殊一小時的會面,不可能解決這些分歧。當然,這次會面可讓兩位剛在國內穩住了陣腳的領袖,坦承說出上述問題的底線,然後在稍後的國事訪問中尋求解決之道。
但是,這次峯會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布殊進一步確認了胡錦濤的政治地位。去年六月,胡錦濤接任中共總書記和國家主席不久,處處受到舊勢力的掣肘,權位並不穩固。當時他到法國出席八大工業國組織會議,與布殊舉行峯會,布殊不但沒深責中國隱瞞沙士疫情,反倒盛讚胡錦濤在抗擊沙士上表現出色。無論如何,這是布殊適時向胡錦濤給予的援手,客觀上有助胡錦濤鞏固權位。
到了昨天的中美峯會,胡錦濤已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雖然布殊沒有同樣的祝福,但他和胡錦濤都表示,希望未來四年攜手合作,令中美關係更健康的發展。顯然,無論布殊還是胡錦濤,都已視對方為未來四年的對手。也就是說,胡錦濤已被美國確認為中國未來四年的政治核心。
新西蘭報章報道,各國領袖爭相與胡錦濤見面,新西蘭總克拉克好不容易獲安排與胡錦濤會面。在這次峯會期間,胡錦濤兩天內要跟十四國領袖舉行雙邊會談。再加上之前他訪問的拉美四國,胡錦濤在過去兩個星期已跟近二十個國家的領導會面。
雖然這些會晤多屬禮節性,但從中可見,國際社會已認定胡錦濤的中國領袖地位,因而爭相投資在他身上,跟他打交道。這次APEC峯會後,胡錦濤的國際地位大大提高,按中國國情,胡錦濤的國際地位愈高,黨內地位也就更加穩固,可以更加放手的工作了。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