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朋友要小心,尤其是交上跟自己臭味相投的朋友。
朋友當中,跟我志趣相投的大不乏人,老友記阿Joe便是其一。這次他要把他那才一年多車齡的富士WRXSTi換車,硬要我給他一點點的意見。老實說,以區區三十多萬元的車價,換來二百八十匹馬力和四輪驅動的選擇,說不多,亦不少。回顧十年前左右,日本製造的高性能汽車,二百匹以上的,動輒也要六、七十萬。歐洲製造的當然不止此數,當然韻味不可相提並論。回顧最早在香港出現的ImprezaWRX,當時在越野賽事上以新人王姿態出現。而早期的WRX面對的對手也不少,有三菱LancerEvolution、豐田CelicaGT-4、日產PulsarGTI-R和福特EscortRSCosworth。由於初時WRX的車價並不便宜,而且以配額作限量發售,故此在當年顯得格外矜貴,買家多是識貨之人,故大多作收藏之用。
第八代的ImprezaWRXSTi,驅動組合系統依舊,四驅系統依然是其招牌作,配機械式中央分布器。邁進一大步的車架,再加上水平對向的引擎設計,令這部車的表現更醇和。配上渦輪增壓器的WRXSTi,最大馬力是日本運輸省所限制的二百八十匹終極馬力。雖然用上了六前速的波箱,此舉有助於扭力發放得更廣闊,更具線性。但由於始終採用單一的大型渦輪增壓器,扇葉轉動惰性較大,引擎的TURBOLAG依舊存在。基本上,每一段引擎轉數都有不同的力度,一千轉是鈍、二千轉是順、三千轉是強、四千轉是勁、五千轉是猛、六千轉是瘋,七千轉以上的是……對不起,還未試過。始終是別人的愛驅,加上在馬路上開,儘管阿Joe如何努力硬銷,我還是有所保留,免得稍有差池;輕則把汽車報銷,重則連朋友也做不成。可能是因為見識的關係,早已對這類狂野加速機器,提不起太大的興趣。即使再快,也只不過會在下一個燈位見。
坦白講,三十多萬的車價選擇甚多。純以享受開快車的快感,我定必選蓮花的Exige,不出牌在珠海賽車場砌餐飽,起碼不用再為每年的巨額保費而傷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