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會 - 蔡瀾

紀念會 - 蔡瀾

第二天一早,我叫了一輛的士到福岡的「柳橋連合市場」,這是像東京築地的一個地方,場外布滿壽司店、咖喱屋和拉麵檔,可惜魚市場只限經營者進入,不能看到海鮮的拍賣,下次一定要預早叫當地的觀光局,替我安排到裏面去看看。
福岡出名的食物,除了拉麵之外,還有牛舌,和成龍一起去看拍《霹靂火》的外景時,試過一餐,把牛舌切成薄片,在炭火上烤。
「味道怎樣?」餐廳經理跑過來問。
「不怎樣。」我直接說。

經理也坦白:「全國的日本人都來福岡吃牛舌,哪有那麼多?都是美國進口的冷凍貨,沒甚麼味道,是應該的。」牛舌之外,還有牛雜,這倒是相當精采,我在魚市場外面的店裏叫了一鍋已經滾好的,裏面有牛腩、牛腸、牛胃,還有一點味道也沒有的「蒟蒻」,用魔芋做成的粗粉絲,經麵醬和牛雜一齊煲過,十分可口。
飽飽,回去酒店換了衣服,到福岡中央圖書館,和香港電影資料館的羅卡兄,以及日本著名影評人山根貞男一塊兒演講。
西本太太來了,我們好多年不見,互訴家常,這位在香港住了數十年的家庭主婦,廣東話說得好,人又慈祥,是從前日本女性的典範。西本先生去世後她一人獨居,兒女不在身邊,在日本是常見的事。她說一點也不寂寞,因為有許多研究西本先生的年輕人找她聊天,日子過得很快。
演講開始,大家的話題較為學術性,我則以西本先生的瑣碎趣事娛樂聽眾,樂得他們哈哈大笑,圓滿結束。最後司儀要我們一人講一句對福岡的印象,人家已住宿機票請我過來,總得捧場一下,我說:「西本正先生是福岡人,你們為他舉行紀念會,可見福岡文化水準很高。我走了,香港不會替我做甚麼活動的。」
〔福岡之旅.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