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面對民主黨內不斷有人退黨以及要求改革呼聲,民主黨主席楊森昨晚突然宣布,放棄在十二月民主黨改選中角逐連任,為民主黨立法會選舉失利負責。楊森強調不會放棄民主運動,若得到黨員支持會繼續留任中委及常委,民主黨核心成員認為,目前兩名副主席李永達及何俊仁最大機會接任主席一職。
民主黨在九月立法會選舉後失去立會第一大黨地位,已不斷有聲音要求楊森效法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為選舉失利下台,加上創黨元老、前匯點主席張炳良退黨,以及黨內第三、四梯隊不斷要求改革,據悉楊森本身也感受到很大壓力。
據了解,另一個令楊森決心下台的原因是其「老巢」港島區黨員的不滿升溫,因為策略錯誤令何秀蘭落選一事,市民至今仍不斷指摘民主黨,一些區議員認為必須更換黨主席才能平息不滿,連部份被視為楊森嫡系的黨員亦支持這個想法。
在內、外交困下,楊森日前終於決定放棄角逐連任,並於前晚知會黨內核心人士將在昨日有線電視《非常政經》節目內公布。他在節目中說,因民主黨在今屆立法會選舉失去議席,作為主席願意承擔責任,決定放棄角逐連任,但若得黨員支持,他願意繼續擔任民主黨中委及常委,為爭取民主出力,希望黨選出新主席後,可帶領民主黨改革。
多名市民致電批評楊森及民主黨,黃小姐指立法會選舉失利,楊森身為黨主席應反省,鍾先生認為民主黨近年「冇乜長進,靠食六四事件老本」,又疏於做地區工作,「只係見民建聯橫額」,楊森回應不角逐連任黨主席,正是反省後的決定。
民主黨內估計,接任的人選以副主席李永達及何俊仁呼聲較高,李永達表示要聽黨內意見,才決定是否參選。民主黨立會議員張文光認為黨要時間醞釀人選,他說其實楊森在9.12立會選舉公布當晚已考慮辭職,但黨內認為要全盤考慮,所以至今才決定。
民主黨中西區區議員甘乃威稱,面對市民不滿,民主黨必須更換領導層才能予人一新氣象、決心改革的感覺,「領導層繼續係同一班人,成個黨好難再做落去。」
不過城大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剛退黨的張炳良認為,楊森是否做主席並非民主黨改革關鍵,他指黨內文化及架構要改變,否則單是換領導層未必可以解決。
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認為楊森不連任,有助民主黨的未來發展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