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 球 - 陶傑

假 球 - 陶傑

世界盃亞洲外圍賽,一個精於造假的大國在廣州與特區「比賽」,沒想到這回遇到了強手:當科威特那邊突然宣布要修補球場的龍門網,一場足球的時間比中國遲了五分鐘。
中東佬們一點也不儍:中國人老千吧?我比你更老千。科威特和馬來西亞靜靜地看着中國人怎樣糊弄:科威特三球領先,然後等下半場。
科威特在鎖定了六比一之後,停下來,看看中國隊怎樣造假。廣州足球場資訊大亂,有誤傳科威特已經贏了七比一的,也有人以為那邊仍然在打和。但不管你怎樣造假,科威特和馬來西亞比中國多賺了五分鐘。這五分鐘,就足以推翻中國人自以為聰明的任何老千計。

「看整場比賽的人都知道,那的確是一場假球,假得不能再假的假球。唯一遺憾的是:這場假球,因為缺少一個高明的導演,而無法與另一場同樣的假球形成良好的互動,最終在國際比賽中如此明目張膽造假的中國隊,還是落得一個一無所有的結局。」
以上這段文字,不是我作的,而是中國大陸網民的心聲。明明是「打假波」,香港的傳媒沒有一份敢據理駁斥,他們說「沒有證據」︱︱當李小龍與西瓜刨對打的時候,如果看見西瓜刨一腳把李小龍踢了個嘴啃泥,有證據顯示事先李小龍收了錢嗎?沒有。他要是收了錢,也不會讓你看見,但實力懸殊,無以服眾,這就是「假波」。
即使是假波,也是因為香港隊「愛國」。因此,如果說香港隊踢假波,豈能說是「侮辱」?因為愛國是高尚的情操,說香港隊對中國隊放水造假,一點也不侮辱,而是令人欽敬。
再看看中國網上的民意如何說:「中國足球的問題,不在教練,也不在球員,而在於依靠手中權力玩弄足球、操控足球,讓足球變成一種黑幕交易而得利的人。」
「十一月十七日之夜的中國球員,也是鬧劇的製造者之一,面對放水也不是、不放水也不是的香港球員,而對那些因為大陸民族主義分子『你到底愛不愛國』的叫囂而縮手縮腳的同胞們,這是一場沒有開始就注定了結局的比賽,這是一場癡心到幼稚程度的中國球迷才抱希望的比賽。」
中國的網民有時還是有良心的,他們敢於指出皇帝身上沒有穿衣服。比起所謂「一國兩制」自稱擁有言論自由的香港傳媒,中國網民的足球評論,令人感到:言論自由的前景,雖然很渺遠,畢竟還在大陸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