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峰
本人是《蘋果》的長期讀者,對於貴報的敢言,向來尊敬。但最近發生在深圳的深圳市委副書記李意珍涉以權謀私事件,在內地鬧得沸沸揚揚,但《蘋果》由十月二十九日至今只出過一篇名為《深圳副書記遭批評》(十一月十三日)的文章,立場與深圳市官方發表的口脗接近。相對本地其他報章中國版報道的次數和篇幅,《蘋果》報道之少,令人詫異。
李意珍在深圳市政府是分管意識形態工作的幹部,對深港兩地文化、藝術,以至傳媒,有一定影響力。又豈會錯過此則消息?是否《蘋果》平日信誓旦旦沒有自我審查,現在面對老朋友被批,也猶豫起來?《蘋果》作為本地捍衞言論自由的一根支柱,是否動搖了?
內地自深圳市委書記黃麗滿(江澤民前秘書)插手後,官方大肆控制傳媒言論,並封鎖了不少網絡的討論區,據一名網民在中央電視台「網評天下」的發言,深圳市有線電視甚至在中央電視台播放《南方都市報》記者傅劍鋒的訪問時檢修線路,令深圳觀眾無法收看,而傅劍鋒正是揭發李意珍女兒擁有七百六十九萬不明來歷資產的記者。
深港兩地一河之隔,深圳官方控制傳媒之歪風,千萬不要蔓延至香港,另蘋果新聞部今次是漏了新聞,或是有人藉編輯自主之名,而故意把新聞抽起,希望作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