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百五十五年前,英軍依歷上校從太平山一彎清幽河谷裏面,看到三株開着粉紅鮮花的灌木,記錄下來,經植物學家鑑證後,才知道是全球首次發現的山茶屬植物,命名為香港茶。
香港目前有紀錄的植物品種多達三千一百六十四種,本地原生的佔二千一百二十一種。每朵花兒背後都有一個芳香怡人的故事,漁農自然護理署出版了一本《香港植物名錄》,輯錄二千多種香港原生植物的中英文名稱及學名。
比起香港茶的故事,發現香港市花洋紫荊的經歷更為奇情,十九世紀末的一天,薄扶林巴黎外方傳教會神父在海邊一間房子的頹垣中意外發現,於是把樹木移植保存下來。前港督卜力伉儷對植物公園的建造出過不少力量,植物學家就以卜力的名字給洋紫荊命名Bauhiniablakeana。
香港茶和洋紫荊的英文學名都以香港或香港人士命名,因為這些植物都在香港首次發現。另一和香港有關的植物土沉香,其果實外形猶如風鈴,樹幹的樹脂可作香料,是昔日香港的主要出口商品,據聞「香港」也因土沉香而得名。
漁護署邀請了本港與華南多名植物學家一起合作,進行一項歷時四年的《香港植物誌》計劃,詳細記錄香港植物的特性和用途,一套四卷,第一卷可望於明年下半年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