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應答傳媒的方法:明明炒了一個人卻說不是炒,只是這個人以後不在此上班;明明是辭職又不直接承認,不予置評。
香港人面對傳媒的技巧比故弄玄虛更高。
要有這種口技才好去做整形手術,尤其是名人,當傳媒問及對整容有甚麼看法,又或者有沒有整過容,否認又怕傳媒已掌握證據、怕被踢爆講大話,但承認又Noway。如何答得皆大歡喜?
要有這種口技才好在公司大改變期間辭職,是王冬勝?是鮑威爾?是葉劉淑儀?為跟老闆意見不合,還是為保住大我、犧牲小我?為免越描越黑,辭職還是賴身體不適、精神疲憊,又或者是想多花時間在家庭,做女人的則要陪兒女去外國讀書。
總之不是一個真相大白的年代,只能讓大家去估、去分析,不要坦蕩蕩的說出真相,這樣比較心安理得。再者,情況往往是一人有一個真相,你可以信哪一個?
正如鮑威爾,對於伊拉克是否有核武,他寧願說深感難過,也不說出詳細內容,你就自己猜估為甚麼他要難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