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今年穩步上揚,新盤雖然成為焦點,但更能反映整體市況的二手住宅,成交量及總值增長幅度,早已超越一手樓。二手摸貨成交量雖較去年同期大增近2倍,但相對一手大增達11.2倍,炒風仍遠遠不及,承接者多是自住或長線投資者。
過去幾年多次出現的樓市小陽春,都是新盤劈價開賣,最後一手獨旺,二手憔悴。但今次樓市復甦,已不限於新盤,二手亦能緊貼大市走勢,價量齊升。比較本港15個大型屋苑今年頭10個月的樓價,全部錄得升幅,幅度由8.8至26.4%。
業界人士指出,二手住宅價格及交投量由去年第四季開始上升,持續至今年首季,至次季放緩,第三季發展商惜售新盤,買家轉投二手,致成功突圍,二手佔整體成交比重持續增加。中原資料顯示,估計10月份8003宗買賣中,二手佔76%,共6088宗,相對去年同期只佔51.7%,反映二手市場所擔當的角色愈來愈重要。今年首9個月二手成交量及總值,相對去年同期分別上升88.7%及1.86倍,反之一手樓期內成交量不升反跌,跌4.7%,總值只錄得23.2%升幅。
業界認為,二手住宅交投,反映樓市走勢仍算健康。二手樓以用家為主,入市態度較為實際,並隨市況自動調節,今年二手價平穩向上,代理說:「大趨勢就係一、二手都旺,二手還比一手好,不過樓價升咗都無人知。」
部份新盤炒味甚濃,如薄扶林貝沙灣等豪宅,賺價動輒過百萬元。不過,炒風未成氣候的二手市場,隨着樓市氣氛好轉,摸貨情況也漸多。大型屋苑如鰂魚涌太古城,也錄得摸貨成交,如高山台東山閣低層A室,上月以385萬元摸售,原業主獲利55萬元。新界區的天水圍嘉湖山莊麗湖居低層F室,以93萬元摸售,原業於兩個月間獲利6萬元。
10月份非樓花摸貨共113宗,較去年同期的38宗,多出1.97倍,相對樓花摸貨達158宗,較去年同期增加11.2倍。
系列完 記者:鄺敏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