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貿發局一項調查顯示,仍未在港設立辦事處或代理合作夥伴的內地企業,有62%表示有意於未來1至2年,來港開設辦事處或尋找合作夥伴。為配合市場需求,貿發局亦調整宣傳推廣策略,向內地企業多推廣香港營商環境政策。
貿易發展局本周二向來港參加「中小企國際企業推廣日」的267家內地企業進行調查,結果顯示37%已在港設點或有業務合作夥伴。餘下的大部份均有意來港設點。有44%受訪者指出,來港開辦企業最大的障礙是香港經營成本太高;有30%認為是缺乏在港開辦企業及經商的了解和資訊;其他障礙包括香港對內地人員入境及在港居留、工作限制,內地對企業申請境外投資的行政審批程式繁複等因素。
貿發局國際推廣總監陳嘉怡說:「企業最關注係賺到幾多錢,唔係成本問題。」雖然香港成本較貴,但可以提供到物有所值的服務,全球一級城市的成本均較昂貴。為配合國內企業需要,貿發局將聯同投資推廣署及港交所等機構,北上多做宣傳推廣香港投資營商環境的活動;又會趁國內企業來港參加展覽活動期間向他們推介。
調查又顯示,內地企業若來港設點,最希望獲得的協助依次是:關於香港在市場、資金、管理各方面可為內地企業提供的支援,及有關服務提供者資料(49%);內地企業在港投資的法律保障(34%),還有香港的工資、租金、專業服務收費等營運成本,內地企業在港開辦企業的手續及所涉資金要求,香港對其管理層及員工的入境、居留及工作限制。
至於為何在港設立辦事處,48%的內地企業認為,是為了建立海外市場及銷售網絡;為了開拓香港市場的企業則有37%;其他理由包括尋找境外投資及業務合作夥伴,及搜集相關市場訊息情報,還有產品研發,建立供應商體系,進行採購,及營運資金籌措或上市。
結果又顯示,90%被訪者表示,日後計劃使用香港企業在內地提供的服務,主要為貸款及融資(36%),市場推廣及宣傳(30%),還有人員培訓,海外市場調研及分析,業務合夥或代理人,管理顧問,法律事務及諮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