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信觀點:美元弱勢已成前景暗淡

宏信觀點:美元弱勢已成前景暗淡

在外滙市場,美元可謂弱勢畢呈。市場人士對美元後市的其中一個主流看法是,美元將於明年進一步下跌。美元的跌勢是否無可避免?又是否有任何理由可以支持美元在明年轉強的看法?

由於流向美國的私營資金看來不易回升,美元於2005年的走勢,將視乎亞洲央行制止美元下跌的決心。現時看來,亞洲央行仍會繼續壓抑美元的跌勢。
近月已有明顯迹象顯示,日本經濟正在放緩,而且未能如大部份市場人士在今年初所預期般,維持自行增長和擺脫通縮,其經濟增長仍然非常倚賴出口。
與此同時,雖然中國政府致力為某些經濟環節降溫,卻無意讓人民幣升值。即使有評論員認為中國可能放寬對滙價的控制,亦只預期人民幣僅會上升數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歐洲的滙率政策欠清晰。歐元區多國政府開始公開對歐元轉強表示憂慮,認為會影響區內的經濟增長,甚至有意見提出各國可聯手干預滙市。然而,歐洲央行似乎並不急於減息,而假若歐洲決意干預滙市,歐洲央行便可能需要減息,使干預的功效能夠持續一段較長時間。因此,歐元兌美元的滙價可能進一步上升,兌選擇貶值的亞洲貨幣亦然。

歐元遠超合理值
上述假設,排除了私營資金回流美國的可能性,這樣的假設又是否正確?答案是肯定的。只有當投資者認為確實可從美元資產賺取較佳的回報時,才能吸引他們把資金投向美元資產。除非美國債券或股票收益率的升幅遠勝其他資產,否則只有當美元跌至非常便宜的水平時,資金才會回流至美國市場。
貨幣滙價的趨勢一旦確立,通常會持續一段時期,只有當環球經濟出現我們無法預測的重大轉變,又或者是滙率與合理價值相差太遠,使大部份投資者相信滙率走勢有需要逆轉時,滙價的趨勢才會轉變。我們估計,歐元兌美元的合理價值大約是1歐元兌1.15美元。其他市場人士的估計平均值,亦與這個水平相差不遠。

市場一面倒看淡
當美元在2000年表現強勁時,歐元曾跌至0.83美元,較合理價值低出了約32%。當時投資者認為歐元將有充裕的上升空間,因而開始沽售美元並購入歐元,使歐元的跌勢得以扭轉。若美元須跌至如歐元在2000年時那般便宜才會回升,則歐元勢將升至1.47美元。
然而,這並不意味着美元在年底前會持續不斷地下跌。貨幣市場的變動,並非直線一條,而短期的走勢亦往往由投資氣氛(即是投機資金的流動)所主導。所有指標均顯示,現時投資者極為看淡美元,差不多所有投機盤均是沽空美元。
隨着部份投機者平倉,將會刺激美元短暫飆升,吸引其他投資者跟風,然後才發覺美元瞬即掉頭下滑,甚至抵銷了之前的升幅。
以往,這種短期趨勢逆轉,曾使歐元兌美元的滙價變動高達10%,因此歐元可能在未來數周內回落至接近1.20美元,然後待明年才再度攀升。

短線反彈難排除
總括而言,市場普遍認為明年美元將進一步偏軟。我們討厭跟風,但也不得不支持這種看法。貨幣滙價由資金流動決定,從目前的滙率水平來看,海外對美元資產的需求,實不足以抵銷美國龐大的經常帳赤字。亞洲央行的干預,或可限制美元下跌的空間,但由於缺乏歐洲各國政府的共同行動,美元兌歐元勢將再創新低水平。
不過,當市場充斥過多負面情緒時,或有助遏止美元的跌勢。因此,美元若在未來數周止跌回升,亦不會是令人感到驚訝的事。
唐道賢
宏信環球投資經濟及策略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