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在周二因獲利盤湧現而下跌186點,收報13746點,成交更高達238億元。投資者開始擔心大市能否持續上升。
從投資周期看,當投資者對大市有些保留的時侯,顯示市場的情緒離亢奮還有一段距離,大市出現整固局面的機會,大於已見頂回落。
倘若港股在10天平均線的13650點及今年高位的14058點之間先行整固,並回補上周五13684點及本周一13747點之間的上升裂口,投資者便不妨候低買入,短期可以50天平均線的13236點作止蝕(按:港股由年頭至今的高低位介乎14058點至10917點,相差3141點)。
在大市及個別股份持續上升後,倘若持有較低行使價的認購輪,應已漸趨於價內,投資者有3個選擇:1.作出獲利;2.繼續持有,觀察大市走勢,希望在資金推動下,股市進一步造好,認購輪價格可跟隨正股上升;3.倘中線維持看好,投資者可換馬至較貼價的窩輪。換馬是為了保持槓桿,因為根據期權的特性,窩輪的條款與行使價及時間有很大的關係,實際槓桿會隨着窩輪愈趨價內而下跌。
當現貨價變動,會令到窩輪的實際槓桿產生變化,敏感度都會改變——窩輪愈趨價外,實際槓桿愈大;窩輪愈趨價內,實際槓桿愈小。
投資者不論選擇滙控(005)或其他藍籌股窩輪,若預期正股股價在整固後可再展升浪,宜揀選中長期及貼價的窩輪投資。以1隻新上市及稍為價外的滙控認購輪4698為例,行使價136.25元,明年5月到期,提供約12倍的實際槓桿。由於4698屬中長期而輕微價外,面值較低,涉及的投資本金亦較低,但條款則提供高爆炸力,以成本效益來說,是不俗的選擇。
投資者可能會問,為何筆者不揀選短期輪以增加投資的爆炸力?
的確,在不同年期的窩輪當中,其他因素相同的話,自然以短期輪的實際槓桿最大。但除非投資者認為正股短期可急升,否則應避免買入短期輪,因為時間值下跌及引伸波幅變化,對短期窩輪的影響較大。在反覆市況下,短期價外輪會較易受到引伸波幅及時間值下跌所拖累,窩輪下調壓力較為嚴重,即使正股有輕微的升幅,較高的實際槓桿,也未必能抵銷時間值每日的跌幅。
相對之下,中長期窩輪受引伸波幅及時間值的影響會較輕微,即使大市停滯不前,又或是投資者看錯了投資方向,較長的窩輪年期,也可讓投資者有充足時間進行止蝕或轉倉工作。
筆者想在此強調一點,雖然我們選擇窩輪作為投資工具,主要因為其槓桿效用,實際槓桿愈高的窩輪,提供的潛在回報會愈高,但是卻千萬不可單單為了追求高回報,而盲目去買入一些末日價外輪,因為所涉風險非常高。所謂「末日價外輪」,是指一些非常短期的價外輪,例如窩輪離到期日只剩2至3個星期,正股同行使價距離超過10%。
李錦
法興證券衍生工具部高級副總裁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