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入境處展開打擊非法勞工行動,昨日在粉嶺坪輋一個電腦廢料回收場,拘捕十六名黑工,現場堆滿大批電腦廢料。有環保團體指出,內地海關最近嚴禁電腦廢料入口後,該類廢料轉運來港,新界的廢料場愈開愈多,擔心香港成為「洋垃圾」的中轉站,污染環境並危害市民健康。
入境處代號「突破行動」的全港反非法勞工行動,過去兩日共拘捕四十二名黑工及十名僱主,年齡由二十五至六十五歲。昨上午十一時,入境處特遣隊人員突擊搜查粉嶺坪輋一個電腦廢料回收場,即場拘捕十六名黑工包括十四名內地人,當中五人為非法入境者,另兩名為孟加拉人,行動中亦拘捕一名僱主。
該廢料回收場佔地一萬呎,周圍堆積舊電腦以及拆卸的電路板、螢幕、鍵盤及金屬碎料等,被捕的黑工做拆散電腦工作,他們居住在廢料場的貨櫃內,以及在貨櫃煮食,工作及居住環境甚惡劣。入境處特遣隊指揮官陳文浩指,黑工向新界地區轉移,在偏僻工場拘捕的黑工有上升趨勢,同時亦發現僱主將工資降低,黑工的日薪只有數十元,入境處將續掃蕩,昨日在該廢料工場拘捕的黑工中,亦撿獲兩張偽造智能身份證。
由於該廢料場情況惡劣,引起環保團體關注,綠色和平有毒物質項目主任梅家永表示,原來美國有六成電子垃圾運往內地,因內地海關嚴格執行禁止「洋垃圾」入口,在近半年來,新界流浮山及粉嶺等荒地,成為電子垃圾的處理場,而且情況愈趨嚴重,這些電子垃圾,多從美國及東南亞運港,在港拆散後再以內河船偷運返內地。
他說,香港的電子廢料處理場沒有任何環保設施,若處理不當,當中重金屬對工人及環境構成重大威脅,例如重金屬的粉沫,會透過水、空氣及人們進出場地而傳播,如果周圍有種菜及飼養家禽,受到重金屬污染,市民在進食之後亦會受到感染,後果非常嚴重。
他續說,以往廣東的一些鄉村依賴電子廢料維生,村民完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現時香港亦面對同一問題,同時,廢料場亦僱用非法勞工,僱主罔顧工人的生命安全。另外,環保署昨日巡查七間電子廢料工場,其中一間涉嫌違反廢物處理條例,該署正進行深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