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今年出現兩個升浪,新盤更見搶購狂潮,業界有關07年供應出現斷層之說,更令市場瀰漫着「今日不買樓,明日會更貴」的情緒,部份市場人士開始擔心樓市泡沫重現。
一手樓一直是市場焦點,每次有大盤開賣,宣傳攻勢排山倒海,人群將售樓處擠得水洩不通,搶購熱與97年前不遑多讓,投資者大手入貨,及炒家短線摸售獲利的消息頻傳,終於擊破買家的心理防線,紛紛爭相入市。「炒樓發達的日子」觀念似乎再度燃起。
究竟現時熾熱的市況,是受炒風扭曲的假象,還是有實質支持,未來會穩步向上。本報嘗試從多方面探討,揭開樓市真象,作出系列報道,為買家提供方向及參考。
上月23日,當市場注意力集中於賣地後首個開賣的新盤長沙灣碧海藍天時,剛取得售樓紙的荃灣爵悅庭突然內購,兩盤售樓處都擠滿買家,兩日合共售出1020伙,締造雙贏局面。爵悅庭頂層呎價更高造9524元,創同區歷史新高,且直迫半山豪宅價。除大型屋苑暢銷外,單幢樓同樣熱賣,在上月賣地前後兩度推出的牛池灣清水灣道8號,即使呎價比同區樓齡較新住宅造價高逾15%,也無損買家搶購熱情。
新盤近年一直主導市場,牽動置業情緒,每有新盤開賣,市況即時變得熱火朝天,銷情屢見報捷,皆因能集天時、地利及人和於一身。
政府今年中撤銷租管、放寬樓按上限至樓價九成半、中央政府放寬內地自由行及計劃容許民企自由行,都對樓市帶來支持。加上經濟好轉,買家入市信心也加強。
發展商在賣樓策略上,經過精心部署,推高樓市氣氛,包裝技巧層出不窮,見豪宅有價,幾乎任何樓盤,發展商都刻意包裝成豪宅姿態出場。再加上代理的配合,宣傳活動有增無減,陣容龐大的誓師會,令買家留下深刻印象。代理更將市場的客源全數推向一手新盤,既營造熱烈的入市場面,又可於短時間內促成大量成交,賺取可觀佣金及獎金。
發展商再利用名人及明星效應,吸引買家注意及跟風入市。西灣河嘉亨灣及薄扶林貝沙灣,便在賭王四太梁安琪掃貨的消息傳出後,成功製造哄動效果。
豪宅一直是帶動樓市上升的火車頭,所以炒風也最熾熱。業內人士指出,豪宅升值潛力高,目前的樓價與年初比較已升逾三、四成,加上銀碼大,豪宅買家多數賺大錢,以遠期樓花形式出售的貝沙灣,便成炒家天堂,其他如尖沙嘴擎天半島、何文田君頤峰等,炒家亦大有斬獲。
另外,發展商容許炒家大手入貨,營造物業具炒賣水位的訊息,再加上優惠的付款法,如建築期付款或長成交期,樓花期甚至可以長逾一年,有充裕時間給炒家看準價位出貨獲利,形成熱炒的場面,摸貨固然大增,摸上摸個案也為數不少。新盤開售價也因而「水漲船高」。
九成半樓按助用家
在招攬投資者及炒家之餘,用家也不會輕易放過,與銀行提供的度身訂做付款法,如九成半按揭,再加上一或二按可延期還款,或是首2年免息供,成為吸納首期不足買家的撒手鐧。
發展商連環出招,成功扭轉樓價只跌不升的困局,買家基於「寧買當頭起」的心態,自然勇於入市,一手單位供應量急速下降,樓價逐步上升。事實上,一手樓價今年大多錄可觀升幅,如長沙灣宇晴軒,一年升56%,勁炒的貝沙灣,則升55%。個別發展商的貨量更所剩無幾,開始採取惜售策略,由過去「求量不求價」,發展至「價量兼備」,甚至趨向「重價不重量」。
資料顯示,今年至上月為止,累售的一手單位共22680個,發展商手上的貨尾下降至9801個。業界估計,今年的一手住宅銷量,料與去年相若。
廣生行的荃灣樂悠居,挾一成首期可睇14個月的付款法,招徠炒家,更以低於同區二手價15%,推出首批20伙,牽動置業情緒,炒味漸濃,本周五正式開賣時,相信樓市溫度計又會「熱到爆」。
(系列之一)
記者:鄺敏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