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配 - 蔡瀾

不 配 - 蔡瀾

阿拉法想埋葬在耶路撒冷的願望,不能達到。
一生貢獻給巴勒斯坦,從一個游擊隊員到國家領袖。但致力和平,對這麼一個敵人,以色列也應該尊敬對方呀,但事實絕非如此。
要是做為一個猶太人,我也會不喜歡阿拉法,看見同胞被巴勒斯坦恐怖分子的自殺式炸亡,當然心痛。恐怖分子是沒有面目的,憎恨的話,只有他們的領袖阿拉法。

多次暗殺他,不成功,最後將他軟禁。公然用飛彈射殺阿拉法也行,又顧忌國際輿論,不敢下手。
國家受到迫害,年輕人犧牲生命報復,恐怖行為不是巴勒斯坦人發明出來的,跟以色列的風而已,只有這一種微弱的反抗可以對付敵人。
但阿拉法也不主張這個做法,他早在三十年前已在聯合國發表過名言:「我帶着象徵和平的橄欖枝和自由戰士的槍械而來,千萬別讓我手上的橄欖枝掉落。」
偏激的巴勒斯坦青年,不是阿拉法控制得了的,而且他垂垂老矣。
說話時嘴唇不斷的震蕩,手也顫動不已,但是不做招牌的V字形手勢,還能做些甚麼?
對着這麼一個老敵人,以色列在美國做指揮下和他和談,中間也得到些成績,故在九四年和總理拉賓、外長佩雷斯一同得到諾貝爾和平獎,意義重大。
但是猶太人把自己的總理拉賓也暗殺了,更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築圍牆,這是公然的恐怖活動,比自殺式炸彈更厲害,好戰者是誰呢?
基督教導的是寬恕,現在阿拉法死了,是最好的和談機會,阿拉法要葬在耶路撒冷,就讓他在那裏安息吧,這才能實現基督教的精神,連這一點也做不到,耶穌的死,死得不值,以色列人也不配做指定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