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明愛醫院懷義樓病童集體受不知名病毒感染仍未受控制,昨再有四名病童出現發燒,本港衞生官員昨早齊集該院了解事件,當局相信仍會有新增個案,故隨即把隔離措施升級,該院停收兒科新症及實施「綠色應變」警示,並估計病童最初是受輕微病毒感染,部份人因免疫力低而再受細菌襲擊出現「重複性感染」。 記者:梁洵瑜
昨日新增四名發燒及呼吸道感染症狀的病童為兩男兩女,至昨日已共有二十八名年齡介乎四至十七歲病人染病,其中十七人已退燒,十一人仍有發燒症狀,當中更有一人出現併發症正接受深切治療,情況嚴重,並有兩名醫護人員曾出現發燒,現已退燒及康復。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梁栢賢昨與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醫管局行政總裁何兆煒及港大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到懷義樓巡視兩個病房的病童,其後即把感染控制措施升級,實施多項控制措施(見表),把二十多名病童搬到兒童急症病房集中隔離,該院兒科即時停收新症,病童就讀的「樂仁」特殊學校繼續停課。
周一嶽說,由於擔心感染情況擴散,故實施隔離措施。何兆煒稱,員工及探病者未受感染,顯示仍屬院內爆發個案。
何兆煒估計,病毒惡性並不太強,全部病人獲處方抗生素治療,但因懷義樓兒童發展及康復部的病童,本身身體機能較弱,相信是感染了一些對免疫力低的人士容易感染的病毒,並因這些病人體弱多病,而容易出現細菌性感染併發症。據了解,部份病人可能感染病毒後,再重複感染細菌,並呈肺炎症狀。
梁栢賢稱,至今的化驗樣本對沙士、禽流感病毒、甲型流感及腺病毒等全屬陰性反應,仍未找到致病病毒或細菌,需進一步把樣本交到中大、港大及衞生防護中心化驗,現時估計是透過飛沫傳播。
院方昨午五時許把懷義樓二十多名病童搬到懷信樓9B兒童急症病房集中隔離治療,病童因本身殘障,須坐輪椅或睡在病床上,有員工並無戴上口罩及手套就進入病房,由於原來9B的病童因而調到9A病房,有家長擔心病人過多容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