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滙指數下滑至9年新低,熱錢除了湧入歐元和日圓等主要貨幣,亦追捧亞洲貨幣,其中南韓圜攀上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高峯。面對美元一沉不起,美國財長斯諾強調華府支持強美元政策,這是他在總統喬治布殊成功連任後首次評論滙價。不過,有滙市專家認為,華府口是心非,暗地裏歡迎美滙有秩序地下調,尤其是美元的弱勢尚未有明顯拖累美國股債。
歐元昨日曾升0.26美仙,至1.2999美元,與上周三創下的1.3005美元面世高位僅相差0.06美仙。美元兌日圓方面,最多跌0.40日圓,見105.17,為4月13日至今最低。「高息貨幣」方面,澳元一度升0.42美仙,至77.36美仙,創8個半月新高;新西蘭元曾升0.81美仙,見70.18美仙,為3周高位。
斯諾的言論令美元喘定。紐約早市歐元報1.2951美元,跌0.23美仙;美元報105.45日圓,跌0.12日圓;澳元報77.26美仙,升0.33美仙;紐元報70.09美仙,升0.73美仙。
美滙指數一度跌0.09,降至83.60,是95年11月底以來最低;紐約早段回穩至83.86,升0.17。自布殊在01年1月入主白宮至今,該指數累計跌去24%。
斯諾出訪愛爾蘭會見記者時,重申美國支持強美元政策,這符合該國利益。被問及華府如何遏止歐元升勢時,他回應稱,相信滙市能以經濟基本因素為依歸,去決定美元滙價。在今年2月,斯諾曾表示應盡量減少干預,但並不排除會這樣做。美國對上一次出手支持美元是在95年8月。
不過,西太平洋銀行(悉尼)外滙策略師倫尼說,美國私底下其實樂見美滙循序漸進地轉弱。高盛國際(紐約)副主席霍馬茨表示,美國金融市場仍未遭受真正的打擊。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上周五創下逾3年高峯,國庫券價格也大致企穩。
一些外滙分析員認為,美國財政部管理的外滙穩定基金規模太小,不足以在短時間內扭轉美元頹勢。法國巴黎銀行(倫敦)外滙銷售部主管瓊斯推測,日本央行可容忍美元挫至103.5日圓,才會干預滙市。
在亞洲,由於美元疲弱,加上市場炒作人民幣有升值壓力,以及資金吸納區內股票,亞洲貨幣也被扯高。其中韓圜表現最突出,上升1.12%,尾市報1092.30兌1美元,創7年新高。區內其他主要貨幣則上升0.2%至0.8%不等,新台幣見7個月高峯,泰國銖則創半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