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強勢未變等調整吸納

英之見:強勢未變等調整吸納

恒指逼近14000關口,在目前的宏觀環境,不要胡亂逆市而行。一旦美元扭轉弱勢,香港是有大跌的條件,但暫時看不出美元轉強的契機,港股走勢仍是反覆向上。
筆者認為目前的升勢是泡沫,不過泡沫一日未破,代表有不俗的炒賣機會,97年及2000年香港都曾經繁榮。又或者今次形勢不同,美元長跌長有,香港股市因而長升長有,能夠維持也不出奇。長線的看法,其實不如想像中重要,因為大部份投資者運作的模式根本太短,而且不能克服價位的誘惑,以及捱價的心理壓力,所以中短期的走位是更加重要。
靈活應變,是筆者一向的處理方法,指出長線潛伏危機,只是想提醒大家注意風險。泡沫不是壞事,紙醉金迷的日子,當然會比低迷日子好過。沙士時期賤物鬥窮人,不錯資產價格更加實在,但愈平大家愈驚,亦愈買不起。
明白風險,把握機會搏殺,是現在應有的態度。其實現在香港銀行極端低息,便是反映市面上的投資機會風險遠比表面為高,否則怎會有平錢充斥。

石化股優先考慮
目前的炒股氣氛相當好,很久未見一些公司單是公布一些投資項目,未見虛實已經可以令股價大升,投資者的戰意非常高昂。唯一比不上97及2000年的,是散戶的參與比例而已。
筆者已經是過時,甚少沾手這些注資概念股份,心底裏不太相信賣大包派街坊的發展大計。策略上寧願大注買有根有據的股份,而放棄小注博這些當炒股票,因為回報的絕對金額,其實也是差不多。當然以百分比計算,回報差天共地。但近年修心,已學會不要和別人攀比,永遠天外有天,倒不如實際一點,以自己的節奏行事。自己不肯冒太大風險,回報自然不及別人,這是理所當然,勝負是事後分曉,不用羨慕妒忌,或者在人家出事後沾沾自喜。而且有不少事情是遠比短線回報重要,利祿薰心太過進取,失去一些更寶貴的東西的例子,實在見得太多。
拉得太遠,大市似乎快有一次調整,不過策略只會是趁低吸納,但入市似可以等,相對上仍是以石化股最值博,明顯市值較細的吉化(368)最當炒,不過已失先機,下次入市才考慮改變股份排序,現在會以燕化(325)較佳。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