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屋減租官司的上訴下周一將有判決,房屋及規劃地政局長孫明揚昨承諾,鑑於公屋居民收入下降,就算政府在官司勝訴,亦一定不會加租,更會推出紓緩公屋居民租金負擔的措施,寬免租金是考慮方案之一。另外,房屋署考慮向輪候公屋人士提供租金津貼,讓他們租住私人樓宇的計劃,由於成本高昂,構思已胎死腹中。 記者:麥志榮、馮永堅
孫明揚昨在香港電台節目《千禧年代》中表示,若政府在公屋減租官司的上訴中敗訴,就會按原先的建議,豁免綜援住戶租金及全面減租一成。至於目前按住戶入息中位數調整租金的機制,房委會正進行檢討,其中一個可研究的方案是利用消費物價指數中的租金支出指數,制訂租金可加可減機制。
對於有報道指政府有意在兩鐵合併時,將西鐵沿線部份土地注入九鐵,以增加兩鐵合併後新公司在市場上的吸引力,孫明揚表示,會堅持有關的協議不可對市場造成太大衝擊。
另外,房署消息人士透露,較早前考慮向公屋輪候冊的申請者提供租金津貼,讓他們租住私人樓宇的一般租津計劃,經過研究後證實不可行,因為以四十年計算,每個個案的津貼額高達五十萬元,比起一個公屋單位的補貼開支多出三至六倍,而且目前全港合資格申請公屋者共十二萬戶,其中只有四成多申請公屋,推行租津計劃只會吸引大批原本毋須申請公屋的人,為了津貼而申請公屋。
至於去年終止的長者租津計劃,目前仍有四百九十五名長者可續領津貼,每年開支為一千萬元,由於長者租津計劃長遠亦不化算,房署決定不會再重新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