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華電力科技研究院資助本港大學進行再生能源研究,成功研製用米殼混合煤來發電,燃燒後排放的各種空氣污染物,證實比只用煤發電低半成至兩成多,而米殼價格較煤低一半,故用米殼作混合燃料發電,可成環保能源新配方。 記者:呂焯均
負責該項研究的香港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副教授趙汝恒指出,不少注重環保的國家已開始採用再生能源發電,例如美國、德國、土耳其等用稻草混合煤發電。由於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產生光合作用,燃燒雖然會釋放二氧化碳,但在互相抵銷下,不會增加環境負荷,故再生能源會成為未來能源發展的大趨勢。
中國年產五千四百萬噸米殼,目前只是用來餵飼禽畜或當作廢物燒掉,科大遂決定研究用米殼發電的可行性。
趙汝恒指出,剛完成的研究結果顯示,燃燒米殼時產生的空氣污染物,較煤低約四成,而產生的熱量亦比煤低約四成,故不宜單獨用作發電燃料。研究人員再把米殼與煤混合作燃料,若使用兩成米殼混合八成煤,能產生互補作用,即能量相差不大,但污染物減少,達最佳的發電效能和最環保。研究顯示,兩成米殼混合八成煤,燃燒過程中產生的各類空氣污染物分別減少半成至兩成五(詳見表)。
研究也顯示,燃燒混合燃料同時會分解出鹼性的金屬氧化物,其中在飛灰中找到鈉和鉀氧化物的份量比純粹燃煤高,會增加飛灰依附於散熱管及爐壁的機會,需要維修的次數也相對提高。
趙汝恒說,研究結果顯示混合煤和米殼發電是可行的。中電發言人表示,對再生能源很有興趣,會向科大詳細了解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