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英文「Link」一詞是否特別好意頭,早前政府推出的債券,英文名稱用上「HongKongLink」,而最近房委會把公屋商場及停車場變身成為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出售,把原有資產成立新的公司時,又是叫做「TheLink」。
究竟是否英文「Link」(連結)一詞有特別意思,代表港府與香港市民連成一起,更加緊密之意?還是把一些資產「連成一嚿」急急推出,以解財困?
把商場及停車場基金化,相信還要一段時間才能在市場推出,而原先這些資產假若以基金形式推出的話,估計能夠獲得200億左右的資金,紓解房委會的財困。
近日有報道指獲委派籌備有關資產上市的商人銀行,打算把資產值調升為250億至350億之間,而預計的房地產基金息率,更可高達6.98厘的水平——比對其他政府發行的債券,息率高出很多。
其實,房地產基金與政府發行的債券絕對不同。政府債券是無風險的,在債券到期之時,投資者必然能夠拿回本金及利息;但房地產基金則不同。
首先,它並沒有到期日,所以投資者投入了資金,如不把基金在二手市場轉讓,便不能獲得所投資的本金。
其次,房地產基金沒有保本條款,基金價格會隨着供求及經濟情況改變,所以購入房地產基金,要冒上價格波動的風險。
第3點就是,有關基金在交易所上市的話,如果缺乏流動性,投資者在買賣之時,便要有買賣差價很闊的心理準備。
雖然房地產基金的風險較債券為高,但其回報亦比債券吸引,如果房委會的房地產基金息率真的有接近7厘,相信很多人都樂意認購。雖然在美國或新加坡,同類產品的息率可能高達8至10厘,但在現時香港存款利率近乎零息的情況下,7厘的息率,已是相當吸引。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