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公務員政策失民心 - 何洋

蘋論:公務員政策失民心 - 何洋

政府近日向各公務員工會發放有關如何處理人手過剩的職系的諮詢文件。公務員事務局建議,在06/07年度或以前有過剩人手的職系和職級,合資格者可申請1至3年的無薪假期,其間並可在政府資助下進修,兼可在放假期間續享醫療津貼。
若建議最終獲通過,全港納稅人實應同聲一哭,原因是這些合資格公務員在放無薪假期內所享有的每一元福利,所用的資源都並非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那些每天都須辛勤拼搏才能令生活有着落的納稅人口袋裏抽稅而來,這樣做對那些納稅人公平嗎?
政府一天到晚告訴我們,公務員的薪酬要和市場看齊,既然如此,就煩請政府試試看能否在市場中找到一家私人企業在處理相同問題時,會採取與上述建議相若的政策。故此,即使明年進行的公務員薪酬調查發現公務員的薪酬與私人市場內的水平相若,實際上公務員由於毋須承擔被裁員的風險,其經風險調整後的薪酬(risk-adjustedwage)仍將較私營市場高!
特首較早前透過書信向一些立法會議員作出以下承諾:一、公務員薪酬不低於97年的水平;二、公務員退休金不變;三、不強行要求公務員退休;四、16萬公務員編制將不再調整。相信上述有關處理人手過剩的方案就是在這背景下催生的。
問題是面對特區政府的財政困局,特首作的承諾無異於申明任何滅赤所須的節流方案都不能在公務員開支上動腦筋。換言之,節流的重任須由公務員開支以外的範疇承擔,每一元原先可以在公務員開支減省的公帑,現在卻要從扶貧和教育等開支削減中獲得,這樣做當然可保公務員的士氣,失的卻是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