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G慨歎銷售網窄人才缺<br>外資保險公司難敵中國同行

ING慨歎銷售網窄人才缺
外資保險公司難敵中國同行

【本報訊】還有一個月,外資保險公司在內地將不再受地域和數量限制,發展空間驟增。不過,世界第二大人壽保險公司荷蘭ING認為,雖然開放可加快外資保險公司的成長,但發展仍受人才短缺及銷售網絡仍相對較小等因素局限,可見將來內地龍頭企業仍會控制中國保險市場。

現時,ING透過兩家合資保險公司──太平洋安泰和首創安泰,在內地擁有兩個壽險牌照。根據中國保監數字,今年首8個月兩公司保費收入分別為4.33億和7243萬元人民幣,全國市場佔有率少於1%。不過,太平洋安泰現已是上海第二大外資保險公司;首創安泰也在大連佔有領導地位。

兩合資市佔率不足1%
ING大中華區總裁潘燊昌接受本報訪問時說,開放未必能加快外資在中國保險市場的發展,因為現時外資分公司數目仍遠遜於數家本土龍頭企業。而且,無論外資還是新成立的中資保險公司,正面對人手短缺問題,即使放寬開設公司的限制,在沒有足夠人手的現實下也不易加快發展。

保監審批需時阻擴張
他引述同業的故事作例子,「本來想調升一職員做分公司經理,但職員自己卻不願承受太大壓力,最後拒絕……你要開公司,最少都要有個分行經理罷!」而且,開設分公司雖無限制,但要保監會批准亦需時,不能一下子大幅增加。
受客觀環境局限,ING的發展策略是加強已有業務的地方,再看是否有餘力擴展至其他城市。現時太平洋安泰在上海和廣州都有分公司;首創安泰則設於大連,北京分公司將於明年初開業。

除人手不足外,產品銷售也受到局限。他說:「內地任何產品都要保監批准,並非易事,而且產品並無專利,容易被其他公司抄襲甚至改良,然後在龐大的全國網絡銷售,因此新產品並不能為外資或新加入的保險公司帶來優勢。」外資公司的優勢在於服務、口碑及品質,而內地高入息和教育程度的客戶較重視質素,故ING等外資公司均以他們為目標客戶。

產品無專利易被抄襲
今年首8個月,內地龍頭保險公司──中國人壽(2628)、太平洋保險和平安保險(2318)在壽險市場佔有率近八成,外資不足3%。除非現有內地企業本身出錯,他難以想像會有明顯改變。
不過,外資保險公司正急速趕上。今年上半年內地壽險市場增長10.2%,外資公司卻高達51.2%。潘燊昌認為外資保險公司未來數年仍可望高速增長,但隨着業務規模增大,增幅也難以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