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衞廳的報告書說,日本會在三種紛爭下與中國開戰:東海資源、釣魚台主權,以及所謂的台灣問題。
二○○六年,搶在中國辦奧運之前,台灣總統陳水扁即將修憲,有可能刺激中國,爆發台海戰爭,房產和股票,明年還可以爆一陣泡沫,想賺快錢,一定要趕得及,二○○六年一打仗,香港會遭受遠比一九九七的金融風暴更慘烈百倍的經濟浩劫。面臨台海戰爭,香港人不須備戰,因為感謝鄧小平,基本法規定香港人不必服兵役。但是,香港人要凝聚共識,及早推出一部「台海戰爭生存手冊」。
最高原則,是台海一旦打仗,香港人必須以自己的聲音,告訴國際社會:正如中國不斷重申,香港從來不是一個政治城市,因台灣獨立而引起的戰爭,香港六百萬人嚴守中立。
只有嚴守中立,香港才不會捲入戰爭。台海戰爭對於台灣,是全民生死之戰;對於台灣幕後股東之一的日本,是資源存亡之爭。在太平盛世,香港人固然不可以甚麼普選和公投來刺激中共,在台海戰爭中,香港人更加要ShutUp,不要跟在後面亂搖旗吶喊,以免陳水扁一惱火,向大亞灣核電廠射導彈。
台海宣戰之日,特區政府一定表態「支持武力統一」,但香港人要發動五百萬人大遊行,向全球宣示:香港是一個經濟城市,對於甚麼統一和獨立的政治論爭,香港人不關注,也沒有興趣參與。香港也是亞洲國際都市,香港人喜歡日本的木村拓哉,也情迷台灣的言承旭和流星花園,正如也熱愛中國的田亮和郭晶晶。香港是中國領土,但除非日台聯軍主動侵略中國本土,釀成「上海大屠殺」之類的慘劇,否則香港人永遠是日本和台灣在生意和文化上的好朋友。台海開戰,香港一定要成為獨善其身的非戰區,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澳門。日軍侵略中國,攻打香港,當時的澳門嚴守中立,因為葡萄牙受西班牙影響,西班牙的佛朗哥與希特拉是朋友,日本又與德國是軸心同盟,因此日本進軍中國,席捲南洋,澳門一點事也沒有,還成為港人避難的立命之所。當時的澳門華人,沒有組織反日示威,但五十年來有人罵過澳門人半句「不愛國」嗎?
香港人雖然不支持台灣獨立,但一定不贊成中國統一,統一之後,中台直接貿易,不需要香港,少了台灣人進出中國,香港經濟就會更慘。香港是經濟城市對不對?香港人吃的是四方飯。親中商人常常叫喊:讓香港成為東方的瑞士。甚麼叫瑞士?不偏不倚,不捲入美日台中的國際政治,這就叫瑞士。
萬一到時維園阿伯還在窮吵鬧,那麼也請台灣的導彈在美日的衞星導航器下,拜託只瞄準維園蛋糕亭一帶,不要濫殺無辜。轟掉幾個維園阿伯,台海戰爭不論誰勝誰負,戰後重建,那時會少支出幾文綜援,對香港經濟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