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急於批出西九龍文娛藝術發展區發展項目予地產商,民間質疑能否充份諮詢市民意見。西九龍民間評審聯席會議成員黃英琦指,下月在科學館舉行的公開展覽形同售樓展銷場,憂慮港府不會真正吸納民意。經濟及建築學者稱,為令公眾可以完全了解計劃細節,當局應延長諮詢期。
港府下月起於科學館展出三個入圍財團提交的模型,並諮詢公眾六個星期,但黃英琦昨日在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中指出,當局僅在會場派發問卷式諮詢文件,卻沒有說明會如何分析民意。「收到嘅意見會點整理,市民意見喺評審時佔幾多比重呢?」
黃英琦同時憂慮,各財團在展覽期間出盡法寶爭取市民支持,令會場形同銷售樓盤,卻沒有深思整體文化政策,「希望市民唔好睇到華麗圖片就開心。」
出席同一節目的中文大學建築系教授林雲峰稱,港府應放棄單一招標,分期批出項目以減低風險;理工大學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林本利說,若公開拍賣土地,估計庫房會有逾千億元收入。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劉吳惠蘭在新城電台節目中稱,不會「快刀斬亂麻」匆匆批出合約,並說若有需要可延長展覽期,但無說明是否同時延長諮詢期。
此外,新鴻基地產代理執行董事蘇仲強說,不會限制旗下員工填寫問卷及發表意見,強調只會鼓勵員工盡市民責任投票而不會「造馬」。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