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十一月八日《突如其來的砒霜》引起恐慌,開會時也有人互囑「海鮮+維生素C=砒霜」得小心提防。有一位吳先生(附註是某家醫院),懷疑此說是否謠傳、失實?在此一併回應:
我不是醫生、專家,故所有與健康醫藥有關的題材,一定查證。友人告知,某女士晚餐大吃海鮮後突然七孔流血暴斃的事件,發生在台灣(二○○三年夏天)。網上也有流傳,多是專家的分析,讓大家引以為鑑。
當時台灣一位醫學教授被邀協助破案,他察看死者胃中提取物,追查她生前每天會服用維他命C片劑,才引致毒發。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發現,蝦等軟殼類食物含有大量濃度較高的五鉀砷化物,本亦無大害,但若在服用維生素C後,由於化學作用,轉變為「亞砷酸酐」,化學式As203(即砒霜)。北京協和醫院臨牀營養科副主任接受訪問,認為海鮮如蝦、蟹、蛤、牡蠣等所含的五價砷遇上高劑量的維生素C,便會導致人體中砒霜毒。
——當然,這是長期服用維生素C的意外,日常蔬菜水果沒超量,別恐慌。不過,希望大家惜身,小心飲食,注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