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教授批評內容貧乏:<br>「通識教育好白癡」

中大教授批評內容貧乏:
「通識教育好白癡」

【本報訊】在一個討論通識教育的論壇上,大部份教育界代表對於教育統籌局建議將通識課程列為高中必修科,並以考試作為該科的評核方法有所保留,有教育學者更批評教統局構思中的通識教育科某些課程內容「好白癡」。
教育評議會昨日舉辦「通識教育的『優』與『憂』論壇」,共有約四十名教師和校長,以及教統局官員出席。

學生或要靠背誦應考
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系教授林智中在論壇上強烈反對將通識教育科變為必修科,他表示,教統局推行通識教育的論據是希望學生修畢課程後,能「學會學習」,況且現時課程太窄,通識教育可拉闊學生知識,使學生「文中有理,理中有文」,但是現行的課程其實已強調要學生「學會學習」,通識教育只是重複現行的做法,而且建議中的通識教育課程內容貧乏,根本不能拉闊學生知識,「有啲單元真係好白癡,好似『閒暇與生活』咁,邊使教㗎,學生自己都識體驗啦,重話要考試㖭。」
林智中亦反對以考試作為通識科的評核方法,由於考試屬高風險活動,一旦通識教育要以考試作為評核方法,便一定會變質,容易令學生回到靠背誦應考的日子;他又批評教統局沒有照顧教師所需,例如培訓問題,使教師們人心惶惶,甚至有教師為保飯碗「推舉」其他教師任教該科,避免本身不勝任此工作而率先飯碗不保,使學校出現內部爭拗。

李國章指老師可應付
另外,教統局局長李國章昨出席青年事務委員會舉辦的「青年高峯會」時表示,當局提出的學制改革及通識教育,是希望給學生多些時間,追求理想,及學習自己有興趣的事物,通識教育其實是利用現有教材,為學生帶來新思維,現有老師可以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