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莎拿着的是新疆民族樂器「都它爾」。港台節目《民間樂土》攝製了她與兒子回新疆尋找故鄉文化,明日(星期日)晚上七時在亞視本港台播出。
撰文:冼麗婷
攝影:曾顯華
我是在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出生的維吾爾族人,我的名字帕莎在新疆文裏是公主的意思。從小到大,喜歡唱歌跳舞,但無論別人說我怎樣漂亮,我總記着爸爸的告誡:要腳踏實地。
小時候我在故鄉南疆烏什過了四年鄉郊生活,日子就在看着玉米、西紅柿、青椒紅椒長大中輕鬆度過,我在草原追趕羊群、在清溪撈起青蛙、下課後在學校的大樹下吃烤餅……我也曾經在北疆生活,和朋友摘了天山雪蓮撕下花瓣吃。
………………………………
十九歲,香港導演徐小明來新疆找演員拍電影《海巿蜃樓》,我成為女主角。八七年我第一次來香港做宣傳,被大城巿的氣派震撼心弦,但宴會裏的第一道菜「乳豬」,又把我嚇得躲入廁所。
做完電影女主角後,我在北京東方歌舞團擔任一級舞蹈員;九一年,我遇上一位到北京做生意的的美國男士,為了愛,我義無反顧;母親為此流了無盡眼淚;九三年,這個美國人成為我的丈夫,在婚宴中,有好朋友語重心長說:「我們是把新疆一朵花嫁了出去,希望花不要凋謝,走到那裏,香到那裏。」
我留着淚,深記當下新疆親友流淚的面容,還有新疆的歌、新疆的舞、新疆的文化。
………………………………
隨丈夫來香港定居以後,我學英語及廣東話、走上文化中心劇院重踏台板、在香港演藝學院當舞蹈講師、做新疆餐廳生意。在這個曾經令我震撼心弦的大城巿生活了十年,一切滿足,包括圓了「獨舞晚會」的心願,還有很享受和學舞年輕人在一起,他們會提出一些有趣問題,例如:「係唔係要好似你咁,眼大大,鼻高高,先跳得好?」
現在,我和四歲大兒子返回烏魯木齊時,他會高興地跟街上表演者跳舞;在香港家,和他一起聽新疆音樂,那音樂已經是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