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分歧 群龍無首

歐美分歧 群龍無首

馬國明

舉世矚目的美國總統選舉已經勝負分明,布殊不但成功連任,而且獲得超過半數選民的支持,加上共和黨在參眾兩院的選舉中,均能擴大原有的優勢,英國《衞報》的一篇評論文章形容今次的大選結果標誌着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這是一個怎樣的時代?很明顯,在外交上,美國將繼續採取過去四年採用的獨斷獨行(Goitalone)的政策,更由於共和黨同時支配了行政和立法機關,做起事來更可完全沒有顧忌,美國將會更加看重自己的利益,凡是被認為違反美國利益的事情和國家,都會被視與美國為敵。
由英國資深記者WillHutton撰寫的《ADeclarationofInterdependence:WhyAmericashouldJointheWorld》卻試圖說服美國人改變過去四年獨斷獨行的作風,重新跟美國的盟友一起協商,尋求共識。當然,Hutton的意願已經落空,但他的著作仍可以讓我們加深認識布殊和共和黨的勝利帶來一個怎樣的新時代。
在這個新時代裏,西方陣營的分歧會愈來愈明顯,美國和歐洲將會分道揚鑣。Hutton用了不少篇章來分析美國和歐洲的分歧,例如在財產的觀念上,歐洲一些國家甚至在憲法上,表達了擁有財產其實是一種社會責任的信念,美國則完全以個人主義的立場來看待財產。歐洲國家的人民接受政府在社會福利上的大幅開支;在美國,政府徵稅用以支付福利(taxandspend)的政策已被認為過時。凡此種種,歐洲和美國的分歧並不限於外交問題,外交問題只是冰山的一角。

Hutton認為,美國過去和歐洲國家的緊密合作,是先後戰勝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重要原因。對於美國和歐洲之間的分歧,他認為十分可惜。尤其是在共產主義崩潰後,和經濟全球化的今日,世界極須建立一套新秩序;但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採取的獨斷獨行策略不利於建立世界的新秩序。擺在眼前的事實,卻是美國會繼續過去四年的政策,而且會變本加厲。
另一方面,今次的大選,從地理上已清楚說明美國人日漸內向的傾向。克里只能在東岸和西岸的州份勝出,布殊則囊括了中部和南部的所有州份。東、西兩岸代表着一種較外向和國際性的取向,內陸地區則內向和個人化。Hutton認為這是美國社會的問題,但美國人卻認為沒有問題。這點卻正好說明西方陣營已出現嚴重分歧,世界的局面或許會出現群龍無首的狀況。
……………………………………………………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系兼職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