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蕙全
香港雖號稱低稅率,但政府開支之龐大,絕不較任何一個高稅率國家低,其花費從何而來?當然是從納稅人的口袋裏提取。一直以來,政府很大部份的開支,是靠賣地收入來維持,這些負擔最終又轉嫁給買樓人士,中產者更是此一間接稅務的重要支柱。現在政府節流乏力,財赤高企,最後的依靠,還是走回高地價的老路。最近樓價持續上升,是否意味着政府和地產商的屠刀正指向新一批的中產者?
在開源節流的大方向下,近日,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提出了為公共醫療體系開源節流的方向,他說:「開源方面,很多人去到公營機構就診,收費水平對一些收入較富裕或充裕的病人有上調空間。」所謂收入較富裕或充裕的病人,當然是中產階級莫屬了。原來所謂的「開源」,其實是向中產階級「開刀」。
然則在節流方面,政府卻玩彈弓手,公務員減薪「節流」在一片喧嚷中以「雷聲大,雨點小」而告終,其減幅比通縮還要小。而最近公布的公務員薪酬檢討方案,更是連九七年以後入職的公務員也予以保障。
中產階級在「屋貴稅重福利少」的情況下苟且偷安,生活不見得比窮人好到哪裏,還要被政府四面夾攻,重重剝削。真的是左一巴,右一巴,被打腫了臉,還給人硬說是胖子,可供進一步「抽水」,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