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於是次部份銀行的存貸息率減幅不一,出現了供樓人士較存戶「着數」的現象。地產界人士相信對買樓人士屬好消息,更指細價物業將率先受惠。
九龍倉置業董事黃光耀認為,龍頭大銀行「水浸」,有條件帶頭調低優惠利率,增加樓按市場生意,預期中小型銀行稍後有機會跟隨。他相信,減息效應,加上資金須尋求出路,將刺激投資者趁低息入市「掃貨」意欲,二百萬元以下細價物業料先受惠。另外,盈大地產市務及營業總監顏金施表示,早前市場預期將加息,是次不加反減,對買樓人士屬好消息。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則表示,供樓人士不要期望按揭利率長期維持在低水平,始終目前已進入加息周期,置業人士須考慮長遠息口走勢,預留鬆動的資金作供樓支出。
利嘉閣地產董事總經理何紹章指出,雖然個別銀行將優惠利率減八分之一厘,置業者負擔無疑下降,但心理刺激大於實質;買家或會趁低息加快入市步伐,而且美元勢弱,港元將隨美元下調,料將繼續吸引外資投入本地物業市場,有利本港樓市長遠發展。
供樓者受惠於減息,小存戶面對如此低息環境,如何是好呢?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曾淵滄建議存戶,可將剩餘的資金投資股票,保守投資者可考慮藍籌股,進取的則可以投資一些概念股。至於投資基金則要小心選擇,不能一概而論是否合適投資。若不想投資股票,則可以存放人民幣,因為人民幣利率較港元高,而且毋須擔心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