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原因 - 蔡瀾

三個原因 - 蔡瀾

今晚忽然想起劉作籌先生,有三個原因。一是有人問我,為甚麼把比我年幼的人都稱為「兄」呢?二是最近又去了上環的南北行。
劉作籌先生遇到我,就叫蔡瀾兄。我這個晚輩被他那麼一叫,渾身不自在。把這事向家父提及,他說:「有教養的潮州人,不但孝敬年老的,對年輕的也尊重,都得稱兄。」

南北行中的潮州巷,充滿又好吃又便宜的地道攤檔,消失了數十年,當今又在皇后街熟食中心重生,讓我享盡口福。
當年劉作籌先生任職經理的「四海通銀行」就在潮州巷附近。家父和我吃完東西後到劉先生辦公室喝功夫茶,順便看古人的作品。
劉先生從年輕開始愛書畫,收藏了不少,在文革時期藝術品最不值錢時,更大批購入,一生人省吃儉用,都花在字畫上面。
知道我也有興趣,劉先生介紹我去馮康侯老師處學習,令我的字脫胎換骨,從鬼畫符到略為見得人。
大陸之外,中國字畫的大收藏家有數人,但沒有一位比得起劉先生之多、之精。連日本也聞名,「二玄社」派了一隊人,拍他的收藏,一拍就幾個月,最後完成一本很精美的記錄。
晚年,多間博物館都來要求他把藏品捐出來。劉先生一一作問:「溫度計的設備如何?抽濕系統又怎麼裝置?」
有些根本不懂,有些的答案不滿意,最後還是送給了香港博物館,各位有空可去觀賞。
劉先生在八十多歲時走了。事前一點生病的迹象也沒有,下午還到理髮店去,在椅子上安然閉目的。
生前愛抽雪茄,遺下很多送給林潤鎬兄,當今他也去了,雪茄留在我處,都已是經過第三次發酵的二十五年寶貝,今天又抽了一根,原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