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早前閉幕的奧運會,體育迷大呼過癮。尤有甚者,中國運動員面對世界一流好手,仍取得世界級成績,更使香港及鄰近區域的歡樂情緒更加高漲。中國運動員刷新了近乎不可能打破的紀錄(對百一米欄王劉翔來說,絕對是跨越了重重障礙),成為體育強國的一員,有實力跟世界公認最頂尖的運動員一較高下。
帝理邁(MarkDaly)
不少人熱切期待二○○八年的北京奧運,認為那是向全球推銷中國的絕佳機會:除體育以外,中國各方面也達到世界頂尖水平。他們認為,中國應藉着北京奧運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是現代化、舉足輕重及值得尊重的全球領袖。
只可惜,至少在某一範疇,中國的發展可謂停滯不前,更似乎根本無心參賽。中國的政治制度仍然抱殘守缺,在最高層次並無改革迹象。政府並非由人民選出,欠缺在野黨監察、新聞不盡自由、沒有司法獨立。假如有一項「政治奧林匹克」的話,中國又會否派隊參與?加拿大《GlobeandMail》最近刊出歷來最大規模的中國專輯,主題評論指出中國政治制度仍然「停留在過去」,自毛澤東以來沒多少改變。評論又指,「拖延改革形同招致災禍。中國持續強盛,成績驕人,但若沒有堅固的政治基礎,這些成果並不穩固。」一個不民主、不問責、不理民意的政權,根本無法長期推動複雜多變的社會。若中國確實希望維持現時的強勁勢道,必須熱心引進現代政治,正如它熱心引進現代社會其他美好事物一樣。
加拿大在本屆奧運會的獎牌少得可憐,身為加拿大人的我也有點尷尬。面對我的澳洲和中國朋友的訕笑,我只好像錄音機般回應:「應該將夏季和冬季奧運的獎牌相加,這樣才準確嘛」。其實,政府資源有其他更迫切的用途,故此更佳的回應是反諷一句:「加拿大只是寧願在微不足道的事情上花錢罷了,例如醫療及教育等」。加拿大的民主和法治不斷發展,可說是名副其實的政治奧運冠軍。
其中一項新措施充份顯示政府對人民的信任,跟香港的現況大異其趣。卑詩省最近成立了「公民議會」,以電腦隨機挑選議會成員,「就將來的卑詩省政府應怎樣產生,開展嚴肅的討論」。公民議會的產生辦法是「全球關注的嶄新技術」,最近更以大比數通過,「將選出省政府的新投票制度付諸公民投票」。公民議會的設計師吉布森(GordonGibson)是卑詩省自由黨前黨魁,弗雷澤學院高級院士,著有《加拿大民主》一書。他指出:「以隨機抽樣選出公民議會,再配合公民投票權,是令人振奮的嶄新意念,現在已證明可行。加拿大一些政黨嚴重分歧的地區,將來必會在其他特殊議題上應用這種辦法……長遠來說,這可能是加拿大向民主國家送贈的一份禮物。」(《環球郵報》二○○四年十一月一日)
看到外國正發展「第三代自由主義民主」,使人振奮。反觀香港情況,若我們要在政治奧運中獲勝而站上頒獎台的話,就必須跨越人大常委的「解釋」和「決定」這兩道欄。在香港,那些不敢參與國際競賽的人,以種種陳舊的套話為討論設限。例如對無約束力的公投產生不合理的恐懼,不惜語帶恐嚇(中聯辦副主任李剛指摘,推動政制公投形同「玩火自焚」)。這類說話形同語言暴力,對我們爭取參與政治奧運,沒有任何幫助。同樣,零零碎碎地修改現行制度也無補於事。甘於平庸、推搪諉過的運動員,根本不可能參與奧運。
近年的事件充份證明,港人是理性、成熟和負責任的公民。港人非常重視繁榮和穩定,但同時明白若不推行實質及有意義的政治改革、不落實○七、○八雙普選,只會令香港的發展停滯不前,最終損害香港的國際競爭力。港人不想搞港獨,港人希望中國強盛,也希望為中國的政治現代化作出貢獻。港人就像國際級運動員一樣,早已為參與政治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準備就緒。北京二○○八沒問題,然則香港二○○七又怎樣?
……………………………………………………
作者為執業人權律師、「《基本法》四十五條關注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