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法畢生致力建立巴勒斯坦國,甚至曾說過自己「跟巴勒斯坦事業結了婚」,但鐵漢也有柔情一面。阿拉法被比他年輕三十四歲、背景截然不同的蘇哈所俘虜,只是這對老夫少妻誕下一女後就漸行漸遠。
生於西岸富有基督教家庭的蘇哈,現年四十一歲,與阿拉法邂逅於約旦。她八十年代在法國讀大學時負責巴解組織的公關工作,兩人發展「地下情」,九○年秘密結婚,兩年後才公開。婚後蘇哈改信回教。阿拉法想要兒子,但九五年蘇哈誕下他倆唯一的女兒扎娃。二千年,扎娃由加薩被急送往埃及的醫院,有傳她患了血癌。數年前蘇哈攜女兒定居巴黎,現年九歲的扎娃跟父親聚少離多,連阿拉法最後一面也見不着。
蘇哈生活奢華,跟滿腦子政治鬥爭的阿拉法道不同。她自言「嫁了一個神話」,曾在受訪時抱怨丈夫不送她珠寶,活得像單身漢:「每次埋怨他忽略我,他就會送我巴人革命的象徵和紀念品。」阿拉法病危之際,蘇哈被指限制探病及阻止病況消息外傳,又罵巴人領導層想「生葬」阿拉法,備受抨擊。
失去父親的不只扎娃,還有六十六個阿拉法疼惜的養子養女。他們現年二十到三十一歲,大都是七、八十年代巴勒斯坦難民營屠殺中失去父母的孤兒。他們隨阿拉法流亡各地,但生活豐裕,每年出國度假,甚至留學,只要一天未婚,生活都由他照顧。他們都坦承阿拉法「溺愛我們」,是孝順爸爸。
二十七歲已婚的哈提卜憶說:「在突尼斯(阿拉法曾流亡地)香蕉很貴,但我們總有香蕉、芒果吃。」他唯一嚴責子女,是結束流亡回到加薩後,孩子哭鬧着要離開,他知道後怒說:「加薩是我們的家,你們必須接受。」
法新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