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政府黑箱作業 製造「民愚偽術區」<br>文化界組織800人評審西九發展

指政府黑箱作業 製造「民愚偽術區」
文化界組織800人評審西九發展

【本報訊】為免政府透過虛假諮詢,將西九龍文娛藝術區龐大地皮以不透明的方式批予地產發展商,一批文化界人士昨組成「西九龍民間評審聯席會議」,籌組成立一個包括社會各界的八百人評審團,評審有關發展計劃,並會研究就三個入圍財團的方案發動文化公投,由市民選出最理想的發展藍圖。提出公投建議的聯席會議成員馬家輝揶揄政府黑箱作業,將「文娛藝術區」變成「民愚偽術區」。 記者:莫劍弦、譚暉

西九龍民間評審聯席會議發起團體包括可持續發展公民議會、香港工程、香港大學文化政策研究中心、新力量網絡、香港當代文化中心、城市交流會議(香港)、牛棚書院、進念二十面體及公民起動,而知名文化人士如電台主持施南生、榮念曾、黃英琦及陳偉群等也是發起人之一。

促發起文化公投
進念二十面體代表榮念曾昨在記者會上批評,政府招標及諮詢過程均黑箱作業,六個星期諮詢期及諮詢方式未能反映民間意見,聯席會議計劃籌組一個八百人的評審團,以民間力量評核西九項目。他們首先會成立一個八十人組成的核心小組,透過舉行研討會等方式,招攬民間力量加入評審團,除本地文化界外,也希望國內及海外文化人士、市民大眾、區議會和立法會議員等參與,共同制訂一套評估西九項目的標準。
香港工程的代表馬家輝更提出發起文化公投,由市民就三個入圍財團的方案進行投票,而投票結果應按一定比例計算入三個財團的評分內,加強計劃內公眾意見的比重。馬家輝形容,港府處理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的手法不透明,令計劃變成「民愚偽術區」,「係『愚民』個愚,『偽術』個偽」。
聯席會議成員黃英琦批評,政府發展西九項目前,應先檢討現有文化設施及作文化研究,制訂長遠發展藍圖,之後才決定是否真的要興建文化藝術區,以免要納稅人日後承擔後果。

「十足好似賣樓咁」
對於港府堅持以單一招標方式,並繞過城市規劃委員會處理西九龍文娛藝術區項目,不少市民憂慮文化計劃會變質成為地產項目,成為數碼港翻版,而日後的文娛設施也欠缺立法會議員及市民的監察。市民李先生昨致電香港電台節目《千禧年代》,質疑新鴻基地產代理執行董事蘇仲強對西九發展的宣傳,「十足好似賣樓咁樣……,佢成日話唔好講錢,但到時就靜雞雞賺到笑,對市民唔公平。」市民張先生更坦言,覺得西九發展只是「地盤樓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