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撲空 美陷政治泥沼

大軍撲空 美陷政治泥沼

二萬五千美伊聯軍不消三天,就控制了費盧杰七成地區,表面上看似贏得大捷,但當美軍軍官都承認阿蓋德恐怖首領扎卡維和他的黨羽可能逃出了費盧杰,費盧杰戰役的意義,最多只在於鏟除了他們的大本營,他們卻仍可四出流竄發難,情況多少像反恐戰打不倒拉登那樣。
美軍攻打費盧杰的「幽靈暴怒」行動籌備多時,旨在擒殺扎卡維和剿滅六千名激進武裝分子,但可能撲空了。傳媒報道,武裝分子早在幾星期前,分多個小隊,每隊不超過十五人逃離,有華府和伊拉克官員認為,大軍撲進了「空洞」,可令美軍面對災難性政治後果。美軍指揮官梅茨周二就首次承認,扎卡維等人可能已逃往其他地方反撲。他的推斷沒錯,武裝分子周三正在各地施襲。

阿蓋德頭目逃逸頻施襲
武裝分子在「恐怖之城」費盧杰外四處點火頭。最新的是他們在伊拉克總理阿拉維周二晚於首都巴格達實施宵禁後幾小時,成功綁架阿拉維的堂兄夫婦及他的媳婦,並在網上向阿拉維發最後通牒,威脅他若不停止攻擊費盧杰和釋放囚犯,就在四十八小時內將人質斬首。美軍對伊大殺傷力武器的檢查官迪爾費爾周一在巴格達,亦險遭汽車彈炸死。
一個名為伊斯蘭軍團的武裝組織,周二晚在網上警告,武裝分子在巴格達及二十個城市發動反擊。在侯賽因家鄉提克里特,武裝分子公然派傳單,警告店舖東主最好無限期休市。
巴格達、基爾庫克、摩蘇爾和巴古拜等地相繼發生多宗恐怖襲擊,至少三名美軍死亡,八名伊軍死傷。在伊北摩蘇爾,武裝分子廣設路障,在城西和城北架起「喀秋莎」火箭對準美軍基地和機場,迫得美軍在摩蘇爾和拜伊吉實施宵禁。扎卡維等恐怖及武裝分子,相信是要在費盧杰以外展開第二、第三條戰線,令美軍不得不抽調費盧杰大軍平亂。

遜尼派教士籲杯葛大選
美伊聯軍攻費盧杰未能剿清恐怖和武裝分子之餘,更使美國在伊拉克陷入政治泥沼。當美伊政府說收復費盧杰亂局有助伊拉克明年一月順利舉行民主選舉,但聯軍攻入「遜尼派三角地帶」內的費盧杰,現時卻造成反效果,觸怒了遜尼派回教徒。
具影響力、由遜尼派回教教士組成的回教教士會,周二呼籲信徒抵制明年一月的選舉,指摘那是用費盧杰居民和其他伊拉克人屍體和鮮血鋪墊出來的選舉,只造就了「佔領伊拉克的當權者和聽他們話的臨時政府」。
屬於遜尼派的伊拉克回教黨,更宣布退出伊拉克臨時政府,以抗議美國人「帶來殺戮和種族滅絕」。即使隸屬該黨的工業部長侯斯尼不肯呈辭,仍被黨內撤除。

圍城缺物資男童失救亡
美伊聯軍攻入費盧杰,難以將恐怖分子首領趕盡殺絕,但瀰漫的戰火可令當地居民陷於水深火熱中、受傷得不到救治,國際紅新月會已表示關注。
美軍轟炸費盧杰,炸中了不少民居。當地一名九歲男孩就被炮彈碎片擊中腹部,他家人無法把他送到醫院,「只能在他傷口上纏繃帶」,男孩失血太多死了。
但送到醫院可能也沒分別,費盧杰至少有一間醫院被炸中,多名醫護人員和病人喪生,市內只餘幾間診所運作,物資快耗盡。一名醫生說:「市內一個外科醫生都沒有了。我們一輛救護車中彈,我們無法把受傷居民送院。剛剛才有一個十三歲的小孩死在我懷裏。」僥倖沒有受傷的居民一樣難熬。市內已斷水斷電,終於一百名男女老幼熬不住周三向美軍投降。
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