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科技革命推動歐債交易

國際視野:科技革命推動歐債交易

自從花旗銀行於8月份利用powertrading將債券市場弄個天翻地覆,因有指定必須報價之交易商(銀行)慘遭蹂躪,導致怨聲載道後,歐洲債券市場曾有一段時間靜如深海。最近歐洲(各國政府所發行,簡稱歐債)債券交易又見活躍起來,何解?難道一眾交易商不怕「老虎」再現?非也!原來一般歐債乃通過一個所謂MTS的電子系統進行買賣,參與者大多數為銀行同業,當中有被指定必須提供買賣兩邊價(以確保市場流通量)的所謂primarydealer,無論願意或有無貨在手與否,都要履行開出兩邊價之承諾,故很多時會被如花旗般的老虎「咬」親而招致損失。
有鑑於此,剛於4月被ThomsonFinancial收購的TradeWeb,因能提供另一方式進行買賣,亦即以議價主導(request-for-quote)的電子交易系統便大行其道。這種交易方式有如網上拍賣,不論任何金融機構,只要交一筆年費,便可自由地在系統上擺出自己意欲買入或賣出歐債或同類產品之價格,待願者上釣。好處是各得其所、各取所需兼排除了造市的機會,當然大受歡迎。

市場需要公平公開
現時通過議價系統進行交易的歐債數量與日俱增,每日大約有300億歐元等值之成交額。歐洲國債發行量是美國國庫債券的一半,但成交量則只有後者的七分之一(2,600億美元對300億歐元),相信在參與者認為較公平、公開的情況下,成交量大有上升空間。TradeWeb雖然獨占鰲頭,但後來者如Bloomberg、BondVision(MTS附屬)等正迎頭趕上,競爭激烈可期。這個議價系統有如各類(債券)產品之交易總滙,亦是科技革命之表表者。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