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店 - 李登

洗衣店 - 李登

那天路過一家洗衣店,想起了這些店正鬧加價。加減對我全無相干,衣服我從來都用洗衣機洗,晾乾了便熨。家裏的菲傭熨衣服可真有兩下子,件件筆挺,就好像讓壓路機給壓過。
沒有洗衣機洗衣店那陣子,怎麼辦?衣服當然都用人手去洗了。在蔣介石的故鄉溪口,見村婦在河邊擣衣,掄着木棍一下一下使勁的捶,捶在老公腦袋瓜上,噼啪爆裂開來就準是個大紅西瓜。這樣子擣衣,算不算是washyourdirtylineninpublic?
有人說過,愛互相標榜的文人等於各自開了洗衣店,把衣服交換來洗:你洗我的,我洗你的。這是蕭伯訥打的比方。其實交換衣服洗不打緊,七穿八洞的破衣倒洗來幹麼?
損友甲說,城中某作家專欄寫了這麼些年了,名利兼收,可依然不甘寂寞,不時要馬屁精給他洗衣服。損友乙說,他的文章不怎麼樣,旁徵博引,學問確屬有一大把,文采倒好像擰乾了的衣裳上的水,再擰不出一滴來。這樣的文章全是叨別人的光,好比一套向朋友借來赴宴的禮服罷了。他還挺愛用括號,把他的專欄填得滿滿的,看來像透了舊衣服上那一個又一個的補丁。
洗衣店誰都會開,我卻光愛洗自家的行頭。別人送來的破衣故衣,就只好扔進垃圾桶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