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斷威尼斯」的故事發生始於外島Lido,有朋友電郵問,除了Lido,威尼斯還有些甚麼島?
甚麼島?
威尼斯本身便是沼澤上好幾塊沖積而成的泥沼建成的島,發展下來,位於當今東西交滙處成城。第一次去時,火車開出Mestre駛離大地,路軌兩旁都是海水,到達SantaLucia站,走出站門,眼前也是運河一片水,這便是Venus,從水而生的女神。當然千百年來經歷歌德、摩爾人、拜占庭等等洗禮才造就了今天年納數千萬人客,只要意大利人保古得力,不愁財源不入袋的著名風景;美國國家地理一生必去五十處其中一處。
Lido,一度為歐洲有閒階級度假勝地,遠至上海香港戰前便出現了「麗都」餐廳、酒店、酒吧……等等品牌效應。它是威尼斯諸島少有地有汽車行駛及長沙灘的島嶼;面向SanGiorgioMaggiore及聖馬可運河,黃昏日落是世上最瑰麗的風景之一。
但我更愛另一個小島Murano。少時讀《兒童樂園》半月刊之少年讀物「睡公主」,公主慶生辰,皇宮上布置着波希米亞水晶,威尼斯玻璃……那時不知波希米亞,但大人告知威尼斯在意大利。然後意大利人告訴我威尼斯很多很多年前已停產玻璃,以免作坊起火燒掉這顆人類地圖上的明珠。玻璃工場在1291年,宋末元初左右已搬到小島Murano。
坐小輪船到Murano那個早上大霧,船在海水中,前面矇矓間,看到黑色一小船,正在植滿塞浦路斯柏樹(港稱龍柏)的小島泊岸,黑衣人抬着黑棺木,尾隨黑衣奔喪人,婦女黑紗黑裙……就是一齣意大利電影,甚至是維斯康提的場面。後來知道小島叫SanMichele,劃作威尼斯的墳島。
再過去便是Murano,很小,一頭一尾走完不用二十分鐘,但滿布各式玻璃作坊,一些普通一些華麗貴重,你想買最好,不買單看也是無可奈何的歡迎。從此每到威尼斯(幾乎每年或兩年一次)必去Murano,不論夏天遊客多得窒息,還是冬天陰冷蒼涼,她總會留下足夠的寧靜甚至沉默的空間,獨自一人來最好,輕輕走過臨水小街,選一所當地人擠擁的小菜館,飲飽食醉,揀海邊光滑石塊鋪的路的一角躺下,睡一大覺待太陽沉下海裏時分才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