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界人士認為應以小班形式推行通識教育,香港中學校長會主席葉錦元昨出席一教育改革論壇時,建議通識科每班人數應以二十為限,並容許學校在不同單元中採用不同教學語言;出席同一場合的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認同,通識科每班人數太多的確令教師吃力,承諾會降低師生比例。
「『(生活在)一國兩制下的香港』用母語去教可能適合啲,講世界嘅全球化趨勢就用英文。」葉錦元表示,若進行「三三四」學制改革,首數年可先推行簡化的通識教育,包括不強制學生修讀、評分只設及格及不及格、把原擬修讀的十五個單元減至十二個等;他又建議大學收生時不要以該科分數作唯一準則。
葉錦元指出,職業導向課程及毅進課程未來的定位及認受性未明,「個身份係點?係咪白色(學術課程的證書)就畀白領?藍色(職業導向課程)就畀藍領呢?」該論壇由港大學生會社會科學學會舉辦,現場學生較關注通識科的推行模式,擔心在傳統教育下培訓出來的教師未必有足夠能力教授通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