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失業漢偷菠蘿包事件曝光後,報章訪問了一個差不多狀態的露宿者,他說:「……只是冰山一角,我們這些年紀大的,是被歧視……」報章稱呼那位「菠蘿包先生」,這位是「薯條先生」,他會到快餐店吃別人吃剩的薯條填肚。
薯條今年貴庚?三十九,已經自稱「年紀大」,深感「受歧視」。可見所謂老年標準,有向前推的「年輕化」趨勢。中年是四十不到,已經被人叫做老餅阿伯。五十踏入耆英,六十不死又無所事事的話,肯定被人叫做老坑老糊塗。七十不是古來稀而係阻住地球轉的廢柴。不敢想像八十歲人出入油尖旺時,會被金毛調戲問他要不要試試砵蘭街的馬上風。九十歲,是國家級元老的「黃金歲月」,露宿者就算有機會吃領導人吃剩的國宴,也沒可能捱得咁長命。露宿者三餐不繼,六親不認,連個擋風遮雨的竇口也沒着落,自我形象低落,自我感覺卑微。能夠克服露宿的自閉,從露宿的苦海自行奮力游回淺灘的,是極少數例外的體能健將。露宿是意志沉淪自我放逐的不歸路,路的盡頭通向無盡的孤寂。一旦對露宿的日子麻痹,等於放棄城市,轉投叢林,有一天算一天地浪蕩下去。
露宿者是迫不得已的城市流浪專家,吃不飽、睡不暖的浪人一點不浪漫,也不可能像電影橋段那樣穿梭城市做浪人殺手。吃二手薯條,哪有力氣殺人劈友。雖然露宿者有毋須纖體卻令人豔羨的瘦身,社會人士依然對露宿者有偏見。露宿者教人消脂減腩的指南,不消說是沒人問津的了。露宿是勞其筋骨的大任考驗,高官去大角嘴探訪未夠,只有試過露宿的到肉feel,自會慚愧,自己的「激凸」有銀用生活,實在過度章小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