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海關與美國司法當局的掃毒部門合作,派出線人來港,以卧底身份假扮買家,混入巴基斯坦社群,調查販毒活動,經穿針引線下,聯絡一名聲稱能直接向內地「波士」取毒品的巴基斯坦籍本港居民,洽購三公斤海洛英。海關拘捕該名涉嫌中間人,控以串謀販毒及販毒等兩項罪名,案件昨在高等法院開審。
三十九歲被告KayaniHamidIlyas,被控於O二年十二月十日至O三年一月十三日間,串謀販運海洛英,另於去年一月四日,販運零點零四克海洛英。
主控官指O二年十一月中,香港海關得美國司法當局的掃毒部門協助,派線人AniAugustineChuddy來港,協助調查本港巴基斯坦社群的販毒活動。行動中,線人在天星碼頭認識Hassain,穿針引線下認識被告,被告聲稱是內地毒品「波士」的密友,可替他返內地帶貨來港。
至去年一月四日,被告與Hassain從內地返港,將毒品樣本交予線人測試品質。
其後,線人與「波士」透過電話洽商三公斤海洛英,「波士」稱因貨源短缺,每公斤叫價二十三萬元,每次只可運二百五十克來港,線人以需時太長,交易告吹,並返回美國。
海關一直派人監視整個行動,線人亦帶備迷你錄音機,偷錄交易對話,至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拘捕被告。
案件編號:HCCC71/04